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恩施姐妹花让“西兰卡普”走向海外
2025-03-21 10:25:33来源:新华网编辑:高钰姗责编:王悦阳

  新华网武汉3月20日电 “传统文化跟现代时尚商品融合,让西兰卡普(土家织锦)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这是湖北恩施两个山里姑娘谭艳华、谭艳宾姐妹的梦想。

  而今,这一梦想正变成现实。2023和2024年连续两年,她们的公司生产的西兰卡普围巾、雨伞、包包等组成的“新春暖心包”,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单位寄赠到新加坡、爱尔兰、奥地利、巴西、瑞士、德国、柬埔寨等国家,为海外侨胞送去新春祝福。

  走进湖北允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一楼展示区,披肩、围巾等各类新产品融合植物染色技术,精美的纹路和艳丽的色彩,引人啧啧称奇。

湖北恩施姐妹花让“西兰卡普”走向海外_fororder_202503205ef5710a46f94a88b07492a937e92449_202503194a871495b063485abde8c62f6da75f0b

谭艳华、谭艳宾向国外留学生展示西兰卡普织锦技艺。新华网发

  “这款手工织锦披肩,纹样叫‘万字流水’,一个个‘万’字连接起来,行云流水,代表如意吉祥、连绵不断……”出生于1984年的谭艳宾是西兰卡普代表性传承人,说起西兰卡普滔滔不绝,年长一岁的姐姐谭艳华偶尔插话补充。

  西兰卡普可译为“花铺盖”,秦汉时期成为纳贡名品,成熟于唐宋,精于明清。2006年,西兰卡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谭艳华、谭艳宾姐妹俩从小学习舞蹈,对舞蹈服饰格外用心,姐妹俩穿着西兰卡普“跳”到了武汉。看多了外面的世界,她们对传统服装的表达欲越来越强烈。

  如何在传统服饰中融入地域特色?2014年起,姐妹俩买书研学,四处走访寻找答案,足迹遍布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2016年,姐妹俩走进湖南省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几经周折找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代表性传承人刘代娥,老人家答应收徒传艺。那天恰好是七夕,姐妹俩戏称:“我们变成织女了。”

  “当时,她认为我们简单学学就走了,房间里连电扇都没有。”谭艳宾说。

  不过姐妹俩起早贪黑地坐在织机前挑纱、引线、打结……如此“坐得住”,引得刘代娥频频点头。 一个多月“脱产”学习后,姐妹俩打动了刘代娥,决定把绝活技艺倾囊相授。

  谭艳华事后得知,刘代娥为考验姐妹俩,特意没给她们安装降温设备。

  回到武汉后,姐妹俩在传统服装工作间隙加入西兰卡普的普及分享。但她们渐渐发现,没有文化氛围,想让更多人认识和喜爱是一件很难的事。

  “回恩施!回到诞生‘西兰卡普’的地方!”姐妹俩作出决定。

  建基地、遍访老师傅、培训织锦技师……姐妹俩想方设法寻找和培养志同道合的人。尽管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但对西兰卡普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前不久恩施市舞阳坝街道组织辖区居民学习西兰卡普织锦技艺,有168人报名。这些居民在进行第二轮系统培训后,收入公司设置的“妈妈岗”,产品计件回收。

湖北恩施姐妹花让“西兰卡普”走向海外_fororder_202503205ef5710a46f94a88b07492a937e92449_202503191ec315b5679d44daa781e0a656af7489

“妈妈岗”西兰卡普技能培训。新华网发

  为使产品更符合现代消费者审美,姐妹俩调整织锦更细密的经纬线,加入真丝线。在反复尝试后,包包、首饰、披肩、汽车头枕、雨伞等100多款符合现代应用场景的产品被开发出来。

  她们还开发出“太阳染”,将柿子榨出汁液,做成染料,这种回归自然的传统植物染色方式,逐步被姐妹俩纳入到新产品设计中。

  一次公益活动中,姐妹俩发现,传统织机需要手脚同时操作,残疾人朋友使用极为不便。

  她们请了三个师傅,花一年时间,成功将传统腰裹斜织机改成了轻便的脚踏课桌式“两用织锦机”。这种织锦机手脚都可以操作,上半部分拆解后,可以单独放在桌面上使用。2023年7月,该发明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依托脚踏课桌式“两用织锦机”,姐妹俩将西兰卡普带到了更多年轻人中间,每年有5000多人参与西兰卡普研学和体验。

  2023春夏上海时装周微光聚力论坛中,姐妹俩携手西兰卡普分享创业故事,搭建起传统文化与时尚前沿的桥梁,迪奥公司现场签订供应商协议,采购手工披肩;2024年,在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研学现场,“两用织锦机”引起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湖北恩施姐妹花让“西兰卡普”走向海外_fororder_202503205ef5710a46f94a88b07492a937e92449_2025031973be5090e96747b59aa18d9427b626b3

为来自台湾东华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分享西兰卡普文化。新华网发

  近5年来,姐妹俩先后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妇女教育主题会议、中国国际时装周、广东时装周,入围2024金砖国家女性创业大赛总决赛,累计参加各类活动52场,不遗余力推介西兰卡普。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被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今年2月,姐妹俩携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赴京学习,实现历史文物与现实产品的“对话”。

  谭艳宾说:“希望通过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让更多人看见、了解、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晓丽、张艺馨、赵盛迷、吕李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