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荆州:“90后”电网“医生”毛娇娜扎根一线10年 获创新专利23项
2025-03-13 14:04: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钰姗责编:魏寒冰

  近日,在220千伏潜江变电站,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分公司变压器二班班长毛娇娜带领班员检测该站1号变压器油样,开展油色谱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变压器运行状况。

湖北荆州:90后女“电网医生”毛娇娜扎根一线10年 获创新专利23项_fororder_图片65

毛娇娜对电压互感器开展绝缘电阻试验 摄影 饶翔

  据悉,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毛娇娜一直从事变电设备高压试验、油化试验和仪表试验等工作,如同一名电网“医生”,精心守护电网设备健康。她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研制多项提升检修试验效率的工器具和检测仪器。近年来,她先后获评国家电网公司巾帼建功标兵、国家电网公司第六届青年岗位能手、国网湖北电力十大杰出青年、国网湖北电力“巾帼建功标兵”、国网湖北电力“十佳班组长”、国网湖北电力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研制新工具 提升变电设备检测效率

  2015年8月,毛娇娜入职荆州变电检修分公司,成为一名电气试验工。当时,荆州变电检修分公司电气试验班只有7人,多为女职工,承担着131个110千伏和200千伏变电站约1500个设备的检测任务,检测工作量大。

  在气体检测过程中,毛娇娜发现使用传统的大力钳拆装六氟化硫气体设备端口费时费力,常常需要2名员工相互配合,调节钳口开合度,保证检测仪器端口与设备接口完全压紧固定,确保气体不泄漏。

  为了缩短检测工时、提高效率,毛娇娜带领荆电试验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设计出棘轮式固定夹,这种改造后的工具能让女职工单手操作固定接口,满足棘轮式固定夹相关外形和力度要求。2020年6月,毛娇娜带领小组成员反复调整U型夹角度,制作了10个棘轮式U型固定夹新型工具,并与六氟化硫气体检测仪配套使用。

  2020年以来,电气试验班累积在现场固定测试接头和设备接头2000多次,每次耗时从180秒缩短至10秒,由3人配合操作变为1人独立操作,全年缩短工时190人时,有效提升了六氟化硫气体检测效率。

  研制新仪器  准确检测开关触头“发烧”病症

  国网荆州供电公司2020年至2024年开关柜故障缺陷统计数据显示,开关过热占比达45.15%,尤其是夏季高温大负荷期间,高压室手车开关更易发生损毁。

  2021年3月,毛娇娜带领荆电试验QC小组研制出10千伏手车开关触头压力无损检测仪。检修人员根据该仪器检测结果,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开关触头,有效降低了手车开关过热烧损事故率,得到检修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湖北荆州:90后女“电网医生”毛娇娜扎根一线10年 获创新专利23项_fororder_图片66

毛娇娜开展手车开关触头压力试验 摄影 饶翔  

  2022年12月,10千伏手车开关触头压力无损检测仪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24年7月,便携式开关柜静触头压力综合测试技术应用成果获得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技术类一等奖。2024年9月获得全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QC成果二等奖、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该检测仪已在荆州供电公司多个变电站设备检修中应用,发现并处理开关触头发热隐患8起,有效避免开关设备事故,现已上线国网电商采购平台,在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广。

  专业结对互学 获得管理创新成果奖

  2020年,毛娇娜担任电气试验一班副班长。班组检测试验任务多,结构性缺员矛盾突出。高压、油化和仪表3个专业在检修试验中存在窝工、等工、误工现象。为了破解“三工”问题,毛娇娜反复思考,提出“岗位互换、结对提升”的办法。

  “岗位互换”采取“结对子”的方式,班组通过三类专业,互学互教;三类现场,互示互范;三类人员,互评互考;三类业务,三位一体,让员工在业务上能“精一科、专两门、会三招”,达到人才“1+1+1>3”的效果,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扩大全能人才的覆盖面。

  毛娇娜撰写的《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破解班组结构性缺员难题》,获得了2018年湖北电力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2019年湖北省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让青春在攻坚奋斗、创新创效中闪光。”毛娇娜说。参加工作以来,她自主研发的“SF6气体检测棘轮式固定夹”“隔离开关触头压力无损检测仪”等获得省部级创新成果奖项累计20项、专利23项,部分产品已在国网电商平台上线,将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扩大效益。(文 刘远龙 周志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