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精神领跑赛道,空港速度再启新程。3月9日上午8点,木兰·2025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半程马拉松在空港中心鸣枪起跑,来自国内外的1万名参赛选手齐聚武汉空港新城,以奔跑丈量新城蝶变,以激情点燃空港脉动。
超越!赛事晋级 规模翻倍
木兰·2025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半程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主办。作为第二届“空港半马”,此次赛事成功升级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全国路跑B类赛事,在竞赛组织、赛事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共有约1万名选手参与,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定6000名半马选手、4000名健康跑选手,参赛规模较2024年“空港半马”翻倍。赛事分为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两项活动,赛事起点、终点均设在武汉空港中心路口。半程马拉松全程21.0975公里,健康跑全程4公里,设置了“破速”特别奖以突出赛事“竞速”特色。
在健康跑活动中,选手们奔涌向前,其中有经验十足的老将,也有初次体验的新手,有挑战自我的年长者,也有活泼可爱的儿童,还有装扮十分亮眼的选手……一个个奋勇争先的身影,一声声欢呼加油的呐喊,汇成了狂欢曲,点燃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激情。
健康跑参赛者葛天才身着汉服,他表示:“我们穿着汉服来担任拉拉队,主要是想结合木兰不夜城的荆楚文化特色,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汉服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穿着汉服助力马拉松,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参加亲子跑的李女士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兴奋:“今天黄陂天气适宜,赛道平坦开阔,与周边的美景融为一体,我带着儿子迈开步伐、尽情奔跑,4公里的亲子跑路程感觉特别棒,身心都无比舒畅。”
破速!挑战巅峰 记录刷新
赛事的热情一点即燃,亮眼的成绩和欢乐的笑容也随之跃起。在马拉松比赛中,选手们冲过起跑线后,穿过春意盎然的街道,途经空港中心、香虹艺术公园、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等新城地标,在春风中感受黄陂山水之城的悠然惬意,在奔跑中感受黄陂城市发展的强劲脉搏。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选手们陆续跑过终点线,来自肯尼亚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半程马拉松男子组、女子组第一名,同时刷新赛会纪录。
来自肯尼亚的GACUGU ZAKARIAH KIRIKA凭借01:05:17的枪声成绩夺得半程马拉松男子组冠军。来自中国的吴浩然和喻桐分别以01:08:01和01:08:08的枪声成绩获得半程马拉松男子组亚军和季军。
GACUGU ZAKARIAH KIRIKA赛后分享道:“这是我首次来到武汉黄陂参赛,比赛过程颇为艰难,但我始终咬牙坚持,所幸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来自肯尼亚的JEMURGOR SHARON以01:13:034的枪声成绩夺得半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来自肯尼亚的KIPSUM FAITH JERUTO和来自中国的熊娟分别以01:13:59和01:14:34的枪声成绩获得半程马拉松女子组亚军和季军。
JEMURGOR SHARON表达了对赛事的喜爱:“如果后续时间允许,我肯定会再来黄陂参赛,下次我的目标是把成绩提升到1小时10分钟以内。”
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校地协同发展的纽带。赛前,华中师范大学师生代表提前走进武汉空港新城,深入了解空港新城的发展现状和城市运行的背后逻辑,纷纷表示:“黄陂处处创新涌动,充满发展的活力。”
保障!华师学子 靓丽风景
本次空港半马赛事服务体系中,华中师范大学更是派出“千人志愿团”保驾护航。1051名朝气蓬勃的华师学子分布于赛场周围、跑道沿线,以热情服务保障赛事高效运转,用青春力量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本次马拉松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专业赛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的同时,武汉空港半马也迈出了年轻化、多元化的步伐。赛前,首届运动社交嘉年华活动同步开启,半马参赛选手在领取装备或完成比赛之余,可以在这里尽情互动、放松身心。
赛事当天,很多市民自发来到赛道沿线,为参赛选手加油鼓劲,声声欢呼让今天的空港新城更加温暖、更加激情。
“木兰·空港航城跑”已成为黄陂的一张闪亮文体名片和市民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连续4年被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关注报道。未来,黄陂区将持续深挖当地文化特色,全面整合区域内空港、高铁、会展、体育等资源,积极部署体育产业和其他现代产业的发展,实现以“赛”促“兴”助力区域发展,为构建黄陂一体化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跑出加速度。(通讯员 黄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