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337项(人)获奖!
2025-01-07 10:37:09来源:长江云编辑:高钰姗责编:魏寒冰

  1月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予337项(人)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武汉大学夏军院士与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荣耀时刻 双星闪耀

  武汉大学夏军院士与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凭借卓越贡献,摘得“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桂冠,他们是湖北科技创新的璀璨星辰!

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337项(人)获奖!

  夏军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工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作为我国首位水文学博士,长期进行流域水循环、水旱灾害防御及水资源综合管理应用等研究。他提出的时变增益水文非线性系统理论,在长江、汉江、淮河及全球60多个不同气候带洪水预报及防洪减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水文科学理论创新。研发的“长江模拟器”以长江为对象、水循环为纽带,给长江装上智慧大脑,在自然资源部长江岸线生态红线划定、生态环境部“国家长江中心智慧平台”运行和决策中得到应用。

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 337项(人)获奖!

  李培根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他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智能制造系统运行优化等方向深耕40余年,主持研发国内系列具有自主版权的工业软件,实现了国产替代,其中CAPP主导产品成功应用于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中国空间站、12米大型盾构机等国家重大工程;制造系统运行优化软件成功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超声速飞行器、国产大飞机C919等国家重点型号产品。100余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专利转让近2亿元。

  科研硕果 遍地开花

  自然科学奖:51项大奖花落各家,一等奖14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3项,获奖率达63.75%,较2023年激增22.78%,基础研究能力跃上新台阶,颠覆性技术指日可待。

  技术发明奖:37项创新成果闪耀,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8项,每一项都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科学技术进步奖:227项大奖见证湖北科技进步的坚实步伐,特等奖2项,一等奖36项,二等奖83项,三等奖106项,涵盖多个领域,展现湖北科技创新的深度与广度。

  青年科技创新奖:7位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他们是未来的希望,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3家企业获此殊荣,湖北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四射,是推动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

  四大亮点 映照未来

  本次授奖项目,充分反映近年来湖北建设科技强省、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成就,体现出以下四大特色:

  基础研究能力飞跃。基础研究是催生颠覆性技术的源头,是推动未来产业的关键支撑。本次通过评审的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获奖率达到63.75%,较2023年度增长22.78%,体现了湖北原始创新能力的跃升。

  省属高校大放异彩。67项由省属高校牵头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27项。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单位分别获得一等奖,教育创新成果斐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在入围的应用研究类项目(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项目占比高达89.02%,其中73项由企业牵头完成(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重点技术领域成果频出。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优势产业,“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及新兴特色产业等涌现出了一批重点成果,具备冲击国家奖的实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申报的“大型高扬程升船机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申报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关键技术与新药创制”,获评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今天的湖北,科创实力更加雄厚,科创活力更加澎湃,已成为全国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湖北的科技工作者们,正以实际行动,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升级,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记者 祝如月 邹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