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汉产机器人年底集中亮相
2024-12-11 09:47:15来源:湖北日报编辑:高钰姗责编:王悦阳

  2024年被业内称为人形机器人商用化元年,海内外科技巨头公司纷纷涉足。据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汉产机器人年底集中亮相

11月5日,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窦峭奇和该公司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劳动者1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能负重行走,可自如对话,还会持续学习……12月9日,记者多方了解到,依托陈学东、刘胜、丁汉等院士专家团队,汉产人形机器人今年持续“健身强脑”,即将于年底集中亮相。

  身高1.8米,能搬运80斤重物的机器人“大壮”,由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团队联合研发,即将于明年投向变电站巡检运维场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团队推出的“天问”机器人,能走会跑还可跳跃。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团队研制的“神农”和“荆楚”人形机器人样机,已具备高精度抓取能力。

  此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发起创立的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其手部电子皮肤产品下半年刚刚完成迭代,正向省内外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批量出货。在为国产人形机器人加装“大脑”“小脑”方面,武汉京天机器人公司即将上线新版本“京天特博”,化身生活助手取物送货不在话下。

  作为未来产业之一,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先进技术,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有望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正处于爆发前夜,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百花齐放,具备整机制造能力的企业超过25家。巨变当前,武汉如何提速追赶?

  “武汉正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抢占人形机器人创新制高点。”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今年出台的《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武汉每年将安排至少4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包含人形机器人等在内的13个细分领域,此外还成立了30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基金,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并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江汉区等区域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眼下,借助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视触感知、运动控制领域的科教、技术优势,武汉市在传统工业、服务机器人上,已聚集上下游配套企业300余家。单在东湖高新区,就有20多家人形机器人的整机与零部件企业实现协同发展,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记者马文俊、通讯员武经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