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企鹅”打个招呼,转角遇见“北极熊”,到“火星”畅享未来……7月26日,备受瞩目的武汉SKP正式开业运营。隔街而望的汉街万达历经3年改造升级也同日开街,周围车水马龙,现场人声鼎沸。
在SKP和“企鹅”打招呼。人民网记者 周恬摄
络绎不绝的游客中,有年轻人,有老年人,有情侣,有家庭,他们或闲逛,或购物,或拍照,或体验美食,为时尚商圈增添了一抹烟火气。
武汉SKP商业项目的落地、汉街万达改造升级,正是武汉市武昌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的生动实践。2024年1至6月,武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7.3亿元、增长7.3%,在规模全市前列的基础上连续15个月保持了增幅中心城区第一。
SKP-S以火星农场为灵感设计的空间,巨型机械花朵向游客招手。人民网记者 周恬摄
布局消费场景新地标
2023年3月,武汉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武汉打造成世界级文旅观光、生态休闲滨水之城,国际化时尚艺术、活力健康大学之城和全方位数字生活、新型消费创新之城,建设成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武昌滨江滨湖、科教集聚、商贸繁荣。主动担责,提出高标准打造华中一流商贸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并以此为引领,持续推进商圈品质升级,推动商圈融合发展,激发更大消费潜能,重塑武汉商业格局。
从全球最大纯商业体武商梦时代、华中首家京东MALL成功开业,到中商世界里智慧生活MALL焕新回归、武昌万象城闪耀滨江,再到武汉SKP和汉街万达纷纷亮相,一座座消费场景新地标拔地而起。
未来,滨江核心区的龙湖清能滨江天街,阿里巴巴和华润联合打造的亲橙万象汇,地铁集团和龙湖集团联合打造的M758等等,商业“顶流”组队落户武昌,区域能级热势攀升,持续引领消费升级,成为华中重要消费目的地。
商圈人流如织,游客体验美食。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旧改项目与新建项目完全不一样,工程特别复杂。从筹备改造到开业至今,得到了武昌区的高度重视,感谢各个部门对我们不遗余力的帮助,积极帮忙协调解决经营中的问题。”谈到武昌区的优质营商环境,中商世界里智慧生活MALL经理于兰田最有发言权。
该商场前身是武汉市民熟知的商业综合体销品茂,在经营了十几年后闭店改造,仅用一年多时间便焕新归来。最担心不能同时营业的200多家商户,在武昌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的现场办公下,几日便办齐了所有的证照。
“我们在今年1月29日周一开业,开业三天突破了40万人次的客流。”于兰田告诉记者。
每一个商业项目的落地,都是一次优化营商环境的“练兵”。
武昌区把培育优质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坚持“项目兴区”,实现一批重大消费升级、产业升级项目落地。
过去四年,湖北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武昌区三次获得县(市、区)综合成绩第一名。
市民在特色露台空间打卡拍照。人民网记者 周恬摄
激发消费潜能新活力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武昌区找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的差异化路径,千方百计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在武商梦时代室内滑雪场玩累了,就去“楚风汉味”美食风情街补充能量,凌晨在酒吧、KTV、“梦之声”LIVE秀中感受璀璨的“夜经济”。
武昌万象城微醺山谷、落日剧场、天空绿洲、牧野公园等特色空间,搭配稀缺的江景资源,在这个公共生态融合性商业空间里,品鉴全球美食,别有一番风味。
在线下的商业综合体,有着线上替代不了的沉浸式、多元化消费体验。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走出家门,感受更多的可能。
武昌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梳理提炼“武昌十景”,凸显1800年古城魅力,焕发商贸中心消费潜力。
将昙华林、楚河汉街、户部巷融入城市品牌形象,串联文旅资源与商业载体形成经典游玩线路,促进商业与文旅“破圈”融合。依托黄鹤楼、东湖生态旅游区、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等多个文旅景点和网红打卡地,开发“小昙昙”、“武畅儿”等系列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为文旅消费添活力。
2024年上半年,武昌区共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252亿元。(记者 周恬 张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