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上发力 “联”出通达 “新”欣向荣 湖北交通物流枢纽投资超2000亿元
一架顺丰全货机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起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中远海运CSP武汉码头相继打通至欧洲、东南亚等地的多条“铁海联运”通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5月25日子夜时分,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灯火通明,一架架货机在东、西跑道次第着陆,系统将货物自动分拣后再装车登机,载着货物的航班再次飞往各地。一季度,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465.02%,增速居全国首位。
交通物流枢纽,是延长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围绕交通物流枢纽建设调结构、降成本、促发展,2023年印发56个重点交通物流枢纽项目建设清单。今年一季度,各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113亿元,其中15个项目已完工。4月,该厅在此基础上,又对重点交通物流枢纽项目进行了优化和调整,目前形成了63个重点交通物流枢纽项目的建设清单。
“链”上发力 专项监督物流枢纽建设
位于长江边的武汉港江夏港区金水作业区工地,工程车来回穿梭,挖掘机手臂旋转。该项目自2024年2月动工以来,工程建设加速推进。项目计划投资8.5亿元,拟新建5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占用岸线686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477万吨。建成后,对于加快构建湖北砂石上下游产业链、增强砂石产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是交通运输部重点督导水运工程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是驻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和督办,就该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卡点问题,要求明确责任,快速推动解决。据悉,湖北省纪委监委将交通运输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纳入专项监督,强力推动工程进度。
通过监督护航,湖北省交通物流建设重大项目实现新跨越。省纪委监委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多次现场协调督办“蜗牛”项目,破解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滞后难题,加快推动交通物流枢纽建设。同时,成立推动交通物流枢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进度严重滞后的地方进行通报批评、警示约谈。
“联”出通达 4个主要港口全部通铁路
5月8日,在位于阳逻港的武汉中远海运铁水联运二期项目,随着一声鸣笛,中远海运“武汉—厦门—欧洲”铁海联运专列首发,这是该码头今年铁水联运第10000标箱的吊装作业。较传统的江海联运模式而言,新路径全程运输时间节省约一周。
“码头集卡车可直达铁路轨道边装卸集装箱,真正打通水铁最后一公里,南肥北运、北粮南运将更便捷。”武汉中远海运相关负责人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这是湖北推进多式联运集疏运重点项目建设的缩影。4月23日,湖北在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推进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介绍湖北全面实施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的经验。
眼下,湖北全力推进建设67个重大多式联运集疏运项目。全省15条进港铁路,涵盖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鄂州、襄阳等6个港口、13个港区,长江干线4个主要港口实现铁路100%衔接。同时,开辟铁水联运线路,累计开辟集装箱航线35条、多式联运航线约50条。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开展铁水联运相关业务,以可视、可控、可感知、可调节为靶向,支持武汉金控等多式联运企业信息平台建设。支持湖北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国家、省、市3个层级纵向贯通,铁水公空仓五网横向联通,企业之间互联互通。
“新”欣向荣 规上道路货运企业总量居全国第四
5月15日,记者在荆门智慧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一座座冷库、仓库、办公楼拔地而起,塔吊、挖掘机、卡车等开足马力运行,工人奋战一线有序作业。该园总规划占地约200亩,拟投资8.04亿元,是集存储、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智慧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在中石化荆门分公司物流中心,散料罐车整齐地排列在装卸区,经改造后的罐车运输流程更高效,每年可以节省物流成本约400万元。荆门市交通运输局指导物流企业,为工业企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亿纬锂能物流成本降低7%、长城汽车外贸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同时积极引导九曜物流购置首批4辆新能源货车,节约运输成本近20%。
既要建设物流枢纽,又要服务货运企业发展。
为培育和壮大道路货运企业,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出台道路货运物流企业奖励政策。通过采取政策帮扶、纾困解难、整合资源、示范创建等措施,推进“助企纾困贷”和交通物流再贷款政策落实,目前已兑现道路货运企业发展奖补资金7000多万元。该厅还开展“强链补链延链”专项行动,引导规上道路运输企业转型到多式联运等新业态。目前,湖北对创建成功的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给予每个2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助力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武汉已纳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
截至4月底,全省规上道路货运企业新增195家、达到697家,规上企业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居全国第一方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潘庆芳 赵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