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武汉江夏:奋力答好高质量发展“首要答卷”
2023-10-11 10:07:42来源:瞭望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江夏区锚定主导产业抓项目,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文 | 中共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委书记 张斐

  武汉市江夏区素有“楚天首县”之称,是武汉的“南大门”、武汉都市圈发展的枢纽。近年来,江夏区始终坚持集群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全力以赴强产业、抓创新、优环境、守底线,奋力答好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答卷”。2022年,江夏区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创新百强区、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等5个全国“百强”。

  今年上半年,江夏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3.6%,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靓丽“江夏答卷”。

武汉江夏:奋力答好高质量发展“首要答卷”

  坚持集群思维夯实产业支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江夏区聚焦湖北省和武汉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部署,锚定主导产业抓项目,找准细分领域求突破,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明晰产业赛道。坚持“方向至上、细分制胜”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域谋划东车谷、南光谷、康谷、智谷、农谷“五谷共建”,统筹布局“3+3+1+1”产业赛道,持续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大健康3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新安防、新材料3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力争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区中持续晋位升级。

  完善产业链条。围绕招大引强育优、强链补链延链,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的招引力度,成功引进了博世华域研发中心、楚能新能源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和睿征医疗、波睿达、安湃芯研等一批填补空白的创新型项目,着力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区企业达5万余家,汽车产业产值达643亿元,形成了两家整车制造企业和57家零部件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

  建强产业园区。坚持“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发展模式,建设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产业集群、服务集中的现代产业园,以“园”聚“链”,以“链”成“群”,推动产业集聚化、特色化、融合化和品牌化发展。建成了以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为龙头的汽车产业园,以“两所一室”为引领的大健康产业园,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智慧安防产业园,以阳光创谷、数字经济科创小镇为载体的数字经济产业园,不断推动园区企业由“物理相聚”到“化学相融”。

  坚持创新思维做强动力引擎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江夏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创新水平,厚植发展动能。

  壮大创新主体。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9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7家,专精特新企业11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

  吸引创新人才。聚焦“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导各类人才与江夏结成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出台“促进创新创业11条”奖励政策,以“兑换券”方式给予创新创业人才5~25平方米的购房补贴,每年列支1亿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以人才“洼地”成就发展“高地”。2022年引进顶级专家团队5个、海外高层次人才29名,留“夏”大学生突破2万人。

  加速创新转化。聚焦“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转化链条,用好24所高校、31万大学生以及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一是搭建创新平台,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创新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创建氨基酸注射剂等2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引进大湾区科创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二是用好资本活水,成立“1+5”政府基金体系,与高瓴资本、国投创业等优质基金合作,撬动社会基金规模达316亿元,推动武汉大全新能源、索真医学等返投项目落地。

  坚持系统思维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以来,江夏区“招商军团”从大湾区到长三角,从武汉延伸至海外。新签约入库项目44个,签约总金额683亿元,同比增长40.3%……这是江夏区今年上半年的招商引资“成绩单”。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江夏区聚焦干部作风、企业服务、配套保障等方面系统发力,持续营造“重商、惠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在作风转变上“重商”。聚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体推进营商环境与作风建设。针对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作风现象,以及“躺平”“老好人”等思想心态,开展“查诬正名”“六治九纠”专项行动,倒逼干部转作风、转思想、提效能,去年开展不实举报澄清正名173人次,今年上半年查处损害营商环境作风问题14起,党纪政务处分13人,组织处理10人。探索建立“局长走流程”等机制,激励干部主动树标、不断提标、全力夺标,以高标准作风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

  在高效服务上“惠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局长走流程”改革,主动发现和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加速推进服务流程优化和系统重构。一是做优线上一站式服务,推出“亲清江夏”线上平台,强化惠企政策的推送、申请、兑现等一站式服务,今年6月底上线,已推出即申即享项目96个、免申即享项目48个。二是做细线下跟踪式服务,擦亮“金融顾问”“企业秘书”等服务品牌,针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建立项目单位、分管区长、区长三级协调和提醒、通报、移交三级督办工作机制,建设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服务矩阵,打造了中储科技项目1个月落户、2个月投产进规、3个月产值过3亿的经典案例。

  在配套保障上“安商”。秉持“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均为营商环境”的理念,全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水平,加速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活力之城”。目前,相继通达3条地铁线路,与武汉小学、武汉协和医院等名校名院开展合作,打造教联体、医共体。(《瞭望》 2023年第40-41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