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刚(左)通过电脑查看拖曳式实时被动声学监测系统。
多头长江江豚接连跃出江面。本组图片摄影:长江日报记者陈亮
5月17日中午,在长江嘉鱼簰洲湾段,9头长江江豚被观测到。由此,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梅志刚判断:全国首次野化放归的2头长江江豚,极大可能已融入长江江豚自然种群。
4月25日,长江干流洪湖老湾中夹上游水域附近,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科院水生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两头约5岁的雄性长江江豚,穿着特制的监测“小背心”,跃入长江,回到母亲河的怀抱。此前,它们已在老湾故道接受了2年的野化训练。
5月17日中午12时,拖曳式实时被动声学监测系统发出警报,9头长江江豚在巡逻船周围百米开外跳跃。据负责监测的工作人员介绍,4月28日,通过长江江豚身着的“小背心”发现,2头野化放归的长江江豚和1头野外长江江豚合群,形成“3豚小组”。5月4日,“小背心”的无线电信号消失,表明“小背心”已顺利脱落,长江江豚顺水往下游行进,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嘉鱼大桥到簰洲湾段长30公里的水域。
野化放归的2头长江江豚体内,还有被植入的“电子身份证”。梅志刚介绍,通过20多天的连续监测,在长江江豚活动的这片水域,没有发现单独活动的长江江豚,也没有发现死亡的长江江豚。以此可以判断,野化放归的2头长江江豚极大可能已融入长江江豚自然种群。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毛峻峰介绍,2头野化放归的长江江豚和野生长江江豚自然融合,说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殖、野化放归已形成闭环;“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的成效,让长江江豚能够成功野化放归长江,有利于促进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回升。
据悉,在实施2头长江江豚的野化放归和安全监测后,中科院水生所将编制《长江江豚野化放归技术规范》,推动长江江豚野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记者甘娟 高宝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