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绘人水和谐新画卷 谱兴水利民新篇章
2022-09-30 09:57:03来源:人民网编辑:李燕责编:蒋硕

湖北:绘人水和谐新画卷 谱兴水利民新篇章

武汉东湖。湖北省水利厅供图

  治荆楚必先治水,水利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过去十年,湖北水利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谱写了兴水利民新篇章。

  防洪抗旱工程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持续实施水利补短板工程建设,湖北不断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

  长江、汉江干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主要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达到10-30年一遇,主要湖泊防洪标准达到10-50年一遇,重点易涝地区排涝能力增加1倍,大中型泵站、灌区全面提档升级,排灌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湖北省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多发重发,在抵御水旱灾害斗争中,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运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强化预报预警预案预演措施,建成2600多处水文报汛站点,水雨情监测网络覆盖全省;建立75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实现降雨实时监控、定向预警;科学研判雨情水情旱情趋势,及时调度水库、湖泊预泄预排、削峰错峰、调水补水,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湖北成功战胜2016年、2017年、2020年、2021年发生的4次流域性和区域性大洪水,成功应对2012-2014跨年大旱、2019年伏秋连旱,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支撑。

  2022年下半年,湖北持续高温少雨,出现1961年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该省落实“一地一策”“一库一策”,综合运用“蓄、引、提、调、放”等有效措施满足生活生产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确保了人畜饮水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

  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清四乱”,拆除码头143个、腾退长江岸线42公里,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重拳出击非法采砂……湖北以河湖长制为依托,强化重点攻坚,河湖面貌整治一新,有力保障了“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全省3.8万名河湖长、3000多个联系单位纳入河湖长制责任链,率先建立了河湖长制考核评价、履职通报等机制,河湖长挂帅出征、解难补坎。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强化工程措施,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十三五”期间,落实中央和省级资金23.89亿元,对重点河湖水系和区域实施水生态修复治理及水系连通建设。武汉百花湖、张毕湖、内沙湖、大冶尹家湖等经水生态治理后,水草丰盈、清澈见底,水质由之前的Ⅴ类或劣Ⅴ类,提升至Ⅲ类以上,湖泊生态功能得以恢复。

  大力推进武汉、襄阳、咸宁、鄂州、潜江等5个国家级和宜都、黄州、洪湖等13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建立了地方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了该省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推进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样板。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及“回头看”交办的17项问题全部按期完成交账并通过验收。按照全省三年(2018-2020年)分工方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水利各项攻坚任务。

  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升

  前不久,湖北5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同时开工,均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涉及孝感市、当阳市和十堰市郧阳区,项目建成后,将有109万人实现饮水安全升级。

  一滴安全水,窥见大民生。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展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工程,用大水源、建大水厂、铺大管网,是持续稳定长久地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有效途径。截至目前,湖北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比例分别达96%、95%和78%,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灌区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工程。湖北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大中型骨干为主、小微为辅,灌排自如的农田灌溉排涝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据统计,该省已建成大型灌区40处,中型灌区494处。

  2012年以来,湖北对220处大中型灌区实施改造,累计整治骨干渠道1.08万余公里、改造骨干渠系建筑物1.1万余处。大力开展小农水项目县建设124个,建成塘堰、泵站、水闸等小型农村水利工程160多万处,新增滴管、喷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面积117.4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由40%左右提高至6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8提高到0.53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75亿公斤。

  同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灌区建设管理。注重灌区与美丽乡村、园林城镇建设相结合,引丹灌区创建的“百里生态丹渠”闻名遐迩,漳河水库灌区一碧千里让人流连忘返,东风渠灌区普溪河渡槽如人工天河飞渡于田野之间……一大批农村水利工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风景线。

  湖北正加快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绘就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推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成势见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 张沛 王郭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