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湖北交投:智慧科技助力交通勘察设计进入“水陆空”时代
2022-07-14 18:44:18来源:人民网编辑:李燕责编:蒋硕

  7月8日下午,武黄高速柯家墩长港大桥下,一艘长1.1米、重7千克的智能无人测量船正在湖面巡航,仅用时15分钟,该桥梁下方湖泊6000平方米范围内的水下地形地貌图就呈现在笔记本电脑上。该数据将运用到由湖北交投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独立承担的武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中。这是湖北交投举行“智联大枢纽 助力先行区”科技创新大会后,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助力交通科技昂首跑上“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测绘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先行,无人测量船、车载激光雷达点云测量、无人机摄影三维实景建模等“高精尖”设备“集体亮相”武黄高速,改扩建前期测绘作业迈步“水陆空”全方位智能时代,为企业首次独立承担的工可研究项目增添科技色彩。

  “蛟龙”下水:智能无人船水域测绘大显身手

  调试、下水、巡航、实时数据分析……测量所工作人员对一整套无人船使用操作流程早已“烂熟于心”,数小时内就高效完成了武黄高速改扩建项目所需两座跨河大桥的全部水下测量任务。

湖北交投:智慧科技助力交通勘察设计进入“水陆空”时代

智能无人测量船下水作业。

  “我们定期开展无人船设备操作培训,让每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运用,通过操作高科技无人设备,水域测绘效率提升了整整5倍。”2022年湖北交投强企新青年、综合勘察研究院测量二所负责人龚其琛骄傲地说。

  在引进无人船之前,水下测绘是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测量所最“头疼”的工作之一。以往,传统水域测量需租船进行,人工手动测量一条宽约50米的河流水下地形就需要花费半天时间,效率低、成本高、危险性较大等问题严重制约项目进度。

  自今年6月引进智能无人船设备,该设计院集团实现了在水域无人测绘上的“零突破”。船开到哪里就测到哪里,智能化设备高效、安全地代替人工巡河测量,无人船获取的数据和影像可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至后台,在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便于工作人员直观分析研判,一天内可精准完成10条以上的河流测量任务。

  此外,无人船续航时间长达6小时,除了普通水面,还可到达一些有危险性的水域,在常规人工无法测量的湖泊、河流和载人船舶无法停靠的浅水区域,均能实现在线实时远程巡航拍摄、水下地形地貌声呐探查、水文测量等多种功能,有效解决水域测绘痛点。

  不到1个月的时间,智能无人船已完成武汉至松滋高速仙桃至洪湖段等多个项目工点的水域测量任务,助力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进程全面加速推进。下一步,无人船还可在升级现有单波束测深为多波束测深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功能,服务特大桥梁等勘察设计任务,水域测绘将更显智慧化和精准化。

  陆地“猛禽”:车载激光雷达,打造高精数字地形模

  下午3时,一辆搭载激光雷达设备的汽车驶入武黄高速鄂州服务区,在高速返汉车流量激增的情况下,高速度、高密度、高精度地获取了服务区道路及两侧地物的三维坐标、反射强度等信息,系统精度达水平5厘米,为高速环境信息提取及道路三维重建,实现三维虚拟地形地物的可视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湖北交投:智慧科技助力交通勘察设计进入“水陆空”时代

车载激光雷达设备在服务区开展测绘。

  武黄改扩建路段起于武汉市新建的武东收费站,止于黄石市黄石互通收费站,规划里程约53公里,点多、线长、面广,在夏季徒步高速测绘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测量所将车载激光扫描与传统测绘结合,充分运用水准测量作业方法,将POS数据融合解算、点云数据、影像数据集中处理,点云纠正、分类和抽稀,并进行道路标记信息提取、道路线提取和断面测点提取,剔除了建筑物点、植被点等其他地物点,获得精准的地面点,并提取出保留了地形特征点的高程点数据,形成高精度数字地形模,从而将人员从高强度的人工测绘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

  据介绍,即便后续设计线路变更,只需重新提取数据无需返工重测,人力投入大幅下降,作业效率提升5倍,综合成本下降4倍。科技引领测绘作业有效缩短了工作时长,保障了项目安全,提高了测量精度,为改扩建路线的后续设计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大鹏”展翅:无人机最高可飞4000米

  “嗡……”随着一阵短暂的轰鸣声,一架全机身长1.6米,翼展2.6米的中型无人机在测量所工作人员的操作下顺利飞上高空,按照起飞前设定的航线对武黄枢纽区域内进行摄影测量,最快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到60公里,只需几分钟便升至4000米高空。无人机上挂载的索尼A7R2单电相机配备35毫米长焦镜头,以其灵活机动、高效便捷等特点快速获取影像,一周内高效“飞完”武黄高速78.5平方公里的覆盖面积,高质量完成了1:2000地形图测绘任务。

湖北交投:智慧科技助力交通勘察设计进入“水陆空”时代

无人机设备准备起飞。

  “现在可方便多了,前两年在山区高速测原始地形,要带着一身仪器徒步往山里走,翻山越水、刀斩荆棘是常有的事,条件恶劣的时候,基本无路可走,现在无人机上天,测绘已不用仅靠双脚!”龚其琛感叹道。

  “传统测绘中大概需要10至12位工作人员,而且还需要携带GPS、全站仪等设备。”他说到,“使用传统测量手段可能会得到5米、10米或20米的精度,但使用测绘无人机,我们只需要2位工作人员协助设置地面控制点,就可以得到平均20厘米的精度。”

  建院67年来,优良的测绘技术延续至今。当下,科技测绘手段趋近成熟,摆脱了脚步丈量的束缚,突破了传统测绘精度的限制,并在部分领域逐步替代传统人工方式。将老技术一脉相承,并让测绘从“无路走”向“不走路”转型,该设计院集团用了不到2年时间。弄通原理、掌握技术,从无人机外业测绘到内业数据处理形成武黄高速三维立体图,用时较以往缩短6倍多,极大程度节省了现场实地勘察的时间。依托科技手段,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测绘部门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较2021年同期增长100%以上,实现了效率、效益“双丰收”。

  当前,该设计院集团将传统测绘业务和现代化技术应用巧妙融合,正从数字化朝着高度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跨越发展。在武黄高速改扩建工可研究及当枝松、武松高速勘察设计项目工作中,将无人机摄影三维实景建模与无人船巡航、车载激光雷达形成互补,更是科技测绘由点到面的跃迁,将为“高精尖”测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筑牢基础,激荡出科技强企新的篇章。(图/文 王翔、丁卓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