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网通办”重点物资运输通行证,稳固产业供应链——湖北率先与交通运输部实现办证互联互通
今年5月,国务院研究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6方面33项政策,其中包括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当前,湖北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货运物流保通保畅的工作要求,保障货物正常通行。
免费“落地检”,日均服务上万司乘
6月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福银高速襄阳西收费站出口看到,车辆分道有序排队,司机扫码测温,货车驶入专用停车区通道做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一般在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落地检”放行。收费站周边的物流园是重点区域,为提高通行效率,工作人员在距离收费站500米的匝道两旁,设立指引标识,有序分流货车与小车。
之前,因货车疫情查验,该收费站车辆拥堵较为严重,省交通运输厅采取“一堵点一方案、一堵点一名处级领导驻点督导”,与地方防疫部门共商对策,有效缓解了拥堵,并建立了长效机制。
在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下,全省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聚焦物流堵点卡点问题,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民生保障,对来(返)鄂人员车辆分类实行精准防控措施,确保物流畅通和群众出行,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为方便广大货车司机,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省交通运输厅统筹各市州交通运输局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在高速服务区设46个免费核酸检测点,日均服务上万名司乘人员。
湖北省将密切跟踪汽车等重点行业企业零部件供应情况,“点对点”协调解决交通管制、人员管制等造成的物资运输卡口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对货运物流企业出台增值税免征、阶段性税费缓缴等纾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市州为货车司机、船员提供快速便捷的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重点监管“两客一危”
交通物流运行畅通,关系着人民群众“菜篮子、米袋子”等重点民生物资供应,关系着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资料供应,也关系着广大货车司机的生计生活。湖北交通多措并举,确保重要通道重要物资运输畅通。
平安出行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省交通运输厅聚焦重点,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有效管控重大风险,强力治理重大隐患,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简称“两客一危”)是安全监管的重点。该厅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举措和省安委会20条实施意见,强化“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两客一危”车辆违规信息闭环处理工作机制,对车均报警率和报警次数排名靠前的“两客一危”企业和车辆约谈、限期整改。
一季度,该厅对“两客一危”企业通报58起,约谈18起,整改138起,处罚10起;驾驶员接受批评教育3345人次,扎实推进物流运输安全畅通。
手机上即可申请办证
一辆从上海始发的货车抵达福银高速襄阳郑岗出口,司机出示“三码”,测体温、做核酸、抗原检测,车辆同时完成消杀。等候在此的襄阳高新区工作人员,驾车带领大货车前往货主仓库。卸货后,工作人员再次将货车带往高速,直到送走为止。
“今天办证简直太方便了,在手机上填报操作、上传资料,一个多小时就办好了,既节约时间,又简化程序,还不用跑路。”跑长途货运的王先生对办理电子通行证的简单高效赞不绝口。
4月29日零时起,“湖北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电子通行证”系统正式运行,实行“一网受理、一次申请、即接即办、全国互认”,全天候审核服务,实行“一车一证一线路”。湖北省成为全国首个与交通运输部实现互联互通的省份,作为湖北保供保畅的重点举措之一,物流货运企业办理重点物资通行证更便捷。
截至6月18日,全省已累计审核发放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2517张,其中电子通行证2382张。累计重点物资运输88425.31吨,主要是重点工业品、原材料类物资,主要流向是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到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
同时,省运输保畅专班各单位也积极指导各地用足用好中小物流企业助企纾困、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政策,全力帮助物流企业渡过难关。武汉交通积极研究迅速落实物流专项再贷款事宜,组织邮政、物流协会等力量,收集整理企业需求,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专班,对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各地交通运输物流企业,把金融助企纾困专项行动作为保障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落实。
6月8日,十堰市交通运输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在佰昌物流园开展助企纾困对接活动,8家金融机构与20家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金额43.94亿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潘庆芳 方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