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宜昌推进中华鲟保护区生态修复助力长江大保护
2022-04-11 10:02:18来源:三峡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春江水暖 游向大海——宜昌推进中华鲟保护区生态修复助力长江大保护

宜昌推进中华鲟保护区生态修复助力长江大保护_fororder_01

4月9日,20余万尾“子二代”中华鲟从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启程,游向大海。吴延陵 刘康 摄

  江水澄碧,鲟跃归途。

  4月9日,20余万尾“子二代”中华鲟从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启程,“乘”着“滑梯”游入长江,暂别三峡宜昌,游向大海。

  数据显示,宜昌自1984年首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以来,共组织大小放流活动65次,已累计投放中华鲟约530万尾。

  作为长江生态的风向标,中华鲟的“回归”,不仅是长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宜昌市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成效的又一彰显。

  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

  20余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这是自2009年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突破全人工繁育瓶颈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子二代”中华鲟放流。

  “子二代”中华鲟是科研人员利用野生中华鲟繁殖出“子一代”后,再繁殖出的一代。本次放流延续“中、青、幼”相结合的科学策略,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半岁。同时,此次活动也是三峡集团首次联合国内相关中华鲟保护机构开展流域化中华鲟放流,不仅让放流更加科学规范,还推动各方打破壁垒,开展中华鲟种质资源、研究数据和技术成果共享。

  “见到这么多尾中华鲟放流,我既高兴又紧张,希望它们能顺利在长江流域繁衍生息。”三峡大学水土保持与水环境专业研究生王思桐笑着说。

  活动现场,志愿者将中华鲟苗种轻轻倒入放流槽中,顺着涓涓细流,中华鲟开启了“回家之路”。

  “放流活动让孩子们能亲眼看见这些珍稀生物,意义非凡,更能体现出这些年宜昌生态保护所取得的成果。”市民王建民感慨地说。

  六大标记助千里追“鲟”

  中华鲟作为一种溯河产卵洄游型鲟鱼,在长江中上游淡水环境出生,待鱼苗长到20厘米左右就会游往大海,性成熟时上溯到淡水河流中产卵,繁殖后亲鱼再返回海洋。

  由于生活习性,它们在海洋中生活的时间占九成以上,但现在人类对中华鲟在海洋中的生存状态却知之甚少。

  为了更好研究中华鲟的洄游规律及海洋生活轨迹,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采用卫星标记、声呐标记、PIT射频标记、DNA标记、体外T型标记和荧光标记六种标记技术,对本次放流的中华鲟进行全方位跟踪监测。

  记者看到,部分中华鲟背后挂有T型标记。T型标记上印着身份编号和联系电话,便于渔民反馈误捕信息。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物种保护技术学科组组长杜合军表示,放流之前已经采取少量鳍条样本,提取并保存放流中华鲟的遗传信息,建立DNA信息库,方便后期跟踪研究。

  “放流鱼群体内被打入了PIT射频标记,可以通过扫码器识别,是长期有效的身份标记。”杜合军介绍,同时向中华鲟体内植入声呐芯片,通过在长江沿线设置的声呐接收器,可以持续监控活动轨迹。

  “我们在13尾体型较大的中华鲟身上还新增了卫星标记。”杜合军说,自动记录活动轨迹、水温、盐度等数据,通过卫星发回,实现了从产卵地到入海口的千里追踪。

  “根据近年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大规格个体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的比例已超过70%。”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表示,随着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中华鲟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下一步,中华鲟研究所将继续实施放流中华鲟沿江洄游和海洋活动的双路径监测,评估中华鲟在我国近海海域分布,分析影响其野外存活及活动的主要环境因子。

  全人工繁殖有力补充野外种群

  放流,离不开前期繁殖培育技术的支撑。

  据了解,我国自1983年开始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2009年突破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

  不同于其它生物具有第二性征,中华鲟从出生到成年都不能从外形直接鉴别性别,这不利于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种群繁殖及放流性别比例调控。

  “以前,只有成鱼才能通过穿刺的方式鉴定性别。”杜合军介绍,2020年,中华鲟研究所研究出DNA分子性别鉴定技术,对于刚出生的鱼,只需从身上刮一点体液或者剪鳍带,就能鉴别雌雄。

  单雌性繁殖技术是中华鲟研究所近年来取得的又一项技术突破,科研人员通过生物手段诱导雌鱼的卵子发育来获得鱼苗,以帮助种群延续。

  人工繁殖的可持续,仍需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支持。为避免近亲繁殖造成中华鲟人工种群退化,中华鲟研究所还建立了反映亲缘关系远近的遗传谱系,每一条中华鲟都有一个“身份证”,用于指导人工繁殖。

  中华鲟研究所宜昌实验站高级工程师张建明介绍,现在中华鲟研究所驯养的“子一代”群体一共是170余尾, 其中2001年及以前的中华鲟“子一代”群体是16尾,2006年至2008年龄段的中华鲟“子一代”是157尾。

  2021年9月开始,科研人员从“子一代”中华鲟里挑选出5条已经发育成熟的亲鱼,分4批人工繁殖成功60余万尾“子二代”中华鲟幼苗。通过精心控制水温、食物,最终获得20余万尾中华鲟“子二代”幼鱼。

  随着越来越多“子一代”中华鲟进入繁育高峰期,以及“子二代”中华鲟加入人工繁殖梯队,中华鲟人工繁殖群体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为鲟回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2022年是《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和十年禁渔推进的重要年头,也是宜昌深入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修复攻坚战,进一步筑牢三峡生态屏障的关键之年。

  近年来,宜昌强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复绿长江岸线、整治非法码头、水质改善等措施,在护航一江清水永续东流的同时,也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中华鲟保护区作为负责中华鲟监测、救治救护、科普宣传、资源调查、增殖放流、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主要保护中华鲟的自然繁殖群体及其栖息地和产卵场,对中华鲟的物种延续和珍稀水生物保护起着关键性作用。

  除了开展日常水上巡查、对区域内新建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修复也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近年来,在宜昌船厂码头和宜港集团码头相继整改后,王家河油库码头也拆除改造成江豚观测点。

  昔日的码头变身人工鱼礁、观鱼亲水平台,不仅提升了岸线颜值,也给水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

  姜伟告诉记者,虽然生态系统在渐渐恢复,但让中华鲟能顺利自然繁殖却非朝夕之功。

  “十年禁渔期会是一个难得的窗口。”姜伟说,尽管珍稀特有物种的恢复会比较漫长和艰辛,但我们对放流后中华鲟的存活比例很有信心。

  驻足岸边,看着一尾尾中华鲟跃入长江,姜伟感触颇深,这一刻不仅关乎中华鲟,同样也昭示着长江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中华鲟保护,已成为长江大保护的一张名片,是加快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宜昌市将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型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天蓝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欢迎更多鲟宝“回家”。

  中华鲟保护历史回顾

  2022年4月9日

  第65次中华鲟放流,20余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近530万尾。

  2017年

  初步完成中华鲟全基因组测序,建设完成中华鲟遗传DNA信息库。

  2015年

  构建了中华鲟人工遗传谱系。

  2013年

  首批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中华鲟在实验室内诞生。

  2009年

  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在三峡坝区基地破膜而出,表明中华鲟研究所已具备不依赖野生亲鱼实现规模繁殖和放流中华鲟的能力。

  2000年

  中华鲟活体无创采卵技术取得突破。

  1995年

  大规格中华鲟培育技术取得突破,幼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1985年

  采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脑垂体催产获得成功。

  1984年

  利用鲟鱼脑垂体催产亲鱼成功,并进行首次放流。

  中华鲟洄游特性

  中华鲟有多古老?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曾与恐龙同时代,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的旗舰物种,有“水中大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

  中华鲟的寿命有多长?

  中华鲟属鲟科、鲟属,俗称鳇鱼、腊子鱼。成年中华鲟体长可达4米,最大体重可达千斤,寿命可达百岁。

  中华鲟有哪些生活习性?

  中华鲟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

  每年春夏之交,成熟的中华鲟寻找到长江口,然后逆流而上,洄游至金沙江至葛洲坝下一带产卵,孵化的鱼苗沿循父辈“足迹”,漂游入海。

  多年以后,成年的中华鲟,又“寻根”上游,繁衍后代。

  洄游期间为何选择“忍饥挨饿”?

  洄游过程耗时近两年,游程近万里,在此期间滴食不进,全靠消耗自身营养储备,维系畅游长江的体力,并供给自身性腺发育成熟。

  繁殖季节为什么和其他鱼不一样?

  很多鱼类春天繁殖,而中华鲟却是在深秋繁殖。

  形态特征

  体梭形,头较大,略呈三角形。口大,下位,横裂,能自由伸缩。身体具5行骨板,属软骨硬鳞鱼,背鳍位于身体后部。头部和身体呈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最大个体重达500千克。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江山 谭强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