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凌晨2时30分许,环卫工作者利用撒盐车,在武汉市洪山区欢乐大道高架桥上撒盐除冰抗凝保畅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虎年以来
最大范围雨雪天气来袭
虎年以来最大范围雨雪天气突袭湖北。2月7日凌晨至上午,多地雪势猛烈,武汉中心气象台当日0时18分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省内多地也频频拉响暴雪和道路结冰预警。
气象专家介绍,本次过程范围广、强度强,6日14时至7日14时,超过50县市降水量超过10毫米,过半地区降下暴雪,多地积雪深度超10厘米,恩施山区局部积雪深达20至34厘米。6日晚,雪花出现在武汉上空,黄陂、东西湖、中心城区部分地方当晚就已有白色积雪。7日凌晨1时许至上午,武汉暴雪来袭。7日白天,我省降雪逐渐减弱,咸宁、黄石、黄冈、鄂州中到大雪转阴天。
科学应对
交通秩序逐步恢复
受突降大雪影响,我省部分高速公路入口关闭,部分列车、航班延误,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在迅速除雪清障的同时,科学应对,降低对返程交通的影响。至7日晚,全省高速公路因雪临时关闭的收费站全部开启,均恢复通行;省内各机场运输秩序也逐步恢复。
7日清晨,武汉部分出城高速最深积雪10多厘米,为确保通行安全,泾河、龚家岭等212个收费站入口临时关闭,除武汉外这些收费站主要分布在咸宁、黄石、黄冈等鄂东地区;省客集团下属宏基、傅家坡、青年路等五大客运站近百条运营班线暂时停班;沪渝高速汉宜段、沪蓉高速武荆段、沪渝高速黄黄段、福银高速黄小段、沪蓉高速麻武段等路段返程车流大,车行缓慢。
当天上午,省交通运输厅调度全省高速公路15个重点路段除雪保畅,采取养护部门除雪机械作业,路警联合巡查压车保安全的处置措施,不间断进行除雪作业,部分路段由警车或高速路政车为车辆开路。
据介绍,2月6日8时至7日8时,湖北交投集团所属高速公路出动养护应急保畅人员2000余人次、撒布融雪剂3000余吨。至7日18时,因雪临时关闭的收费站全部开启,各路段恢复通行。
铁路方面,受大雪影响,列车降速运行,京广线(普速)、京九线(普速)、武九线(普速)、合武线(高铁动车)等途经湖北列车及汉十线(高铁动车)列车出现晚点。武汉铁路部门按照提前下发的预案,组织沿线职工上线扫雪除雪,调度所、车站调度加强运输指挥调度,提高列车通行效率。我省客流量最大的汉口火车站,党团员小分队凌晨投入除雪扫冰,在进站口、站台铺草垫、撒盐,帮扶重点旅客。
民航方面,省内7家机场航班受降雪影响不同程度晚点。民航湖北空管分局与各航空公司和运管委协调航班放行顺序,确保机场有序运转;湖北机场集团天河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出动铲雪车、撒布车、热吹车、摩擦系数测试车、跑道检查车等设备,确保东、西两条跑道均处于适航状态;东航武汉公司7日清晨5时起对飞机进行除雪除冰,三峡机场在夜间每隔两小时观察一次跑道及机坪降雪情况。随着天气好转,省内各机场运输秩序逐步恢复,至7日15时,天河机场已执行进出港航班209架次。
近万人紧急出动
武汉地铁6点准时运营
2月7日凌晨,武汉地铁提前预警、通宵值守,确保全线网435公里运营线路、282座车站清晨6时准时开班运营,保障乘客出行畅通。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介绍,7日凌晨,近万人紧急出动,持续加强车辆段场重点区域、车站出入口保障,强化道岔、接触网等关键设备的防冻措施。全线网26个车辆段、停车场,信号、线路、供电等专业技术人员值守在风雪中,保证轧道车正常出库、运营列车准时进入正线。自降雪开始,行车调度员、车场调度员夜间每半小时操作一次道岔,确保露天设备运转正常。线网11条线路控制中心提前启动行车组织工作,所有轧道车提前半小时出库并限速行进,确保正线满足行车要求。所有列车提前半小时开启电暖,保障首批乘客舒适乘车。
武汉地铁线网282座车站各出入口、楼梯、通道等处铺设地毯4万余米、地垫5万条,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55个重点地段设监控岗
武汉公交迅速恢复正常
2月6日18时,武汉公交集团启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严格落实线路管理人员跟头班车、收末班车制度,夜间安排值班人员执行三阀放水、热车等工作,确保2月6日晚收班和2月7日早开班正常,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6日晚,因低温雨雪天气,武汉三大火车站重庆、成都方向部分列车晚点,武汉公交集团立即按照预案抽调35台应急车辆,及时、快速疏散约3500名晚点旅客。7日凌晨大雪,武汉公交集团在易打滑路段、客流较集中站点设立安全运营监控岗55处,450人管理人员现场值守。
截至7日10时30分,武汉中心城区公交线路运营正常,23条线路(主要是新城区、村村通线路)因雨雪天气暂停运营。当日晚间,暂停运营的线路陆续恢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戴辉 胡祎 成熔兴 黄磊 通讯员 潘庆芳 王耀华 宋萍 陈梅雪 王婷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