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后,游客纷至沓来——蕲春“绿唐线”成村民致富“金招牌”
“听闻这条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特意从黄州骑过来一睹风采。”夏日时分,黄州区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叶兵、卞清胜骑行5小时,慕名到达蕲春县株林镇唐店村至浠水县绿杨乡的绿唐线公路上,两人一路走走停停,边赏景边拍照。“路况好、风景好、空气好,这一趟没白来!”
蕲春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北全兴奋地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绿唐线获殊荣后,游客纷至沓来。
修建一条好路,带美一线生态,带旺一地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美丽公路正成为服务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最美招牌。
大别山区“网红路”
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结果,蕲春县绿唐线从218条参评线路中脱颖而出,是湖北省唯一入选的“十大最美农村路”。
大别山区蕲春县,一条盘亘在深山的公路,何以突破重围,在全国众多参评线路中崭露头角,晋升为新兴网红打卡地?记者在葱茏苍翠中找到答案。
行走绿唐线,两边层峦叠嶂,耳边松涛阵阵鸟鸣声声,如行走在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卷中。
绿唐线途经株林镇唐店、下屋楼、黄泥坳、会龙池、三角山、大崎山、牛皮寨等7个行政村,由原33线乡道升级改造而成。
昔日的绿唐线,原是一条不足4米宽的简易水泥路。当地村民“出门基本靠走,骑车基本靠扭”,三角山村曾流传“有女莫嫁三角山,路难走,刺难钻,一日三餐糠菜粥,辣椒粉子当油盐。”道路不畅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随着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步伐的加快,绿唐线升级改造列入日程。2014年底,蕲春县交通运输局按照“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发展理念,投入1.1亿元,对全长11.9公里的绿唐线路基清障、征收搬迁、路基拼宽、涵管安装、杆线迁移、排水防护、桥涵建设、沥青刷黑、安防设施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交通建设者在一年多时间里风餐露宿、风雨兼程,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攻坚克难,不胜不休”的执著,让宽9米、刷黑、路肩、边沟、安防配套齐全的绿唐线,完美实现从窄到宽、从有到优、从通到美的华丽嬗变。
为进一步提升绿唐线的综合效益,蕲春县交通运输局还专门修建了交通驿站1个、观景台3处。站在望江坳观景台俯瞰,绿唐线宽阔整洁,自然风光旖旎迷人,让人感叹,古有深山埋小路,今有“蕲”路入云天。
路通引客产业旺
串起绿水青山,奔向火红日子。
以路为媒,绿唐线沿线各村大力发展致富产业。
绿唐线有4.5公里穿过三角山村。“路修好了,我村在发展山茶花苗圃、艾叶种植、茴香粽子加工等产业的同时,还打造‘老家’民俗文化群,包装了千年古茶花树、千年古松景点,新修了沙滩乐园和古城墙,高标准配套完善游客接待中心、公厕、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力争将村庄建设成为鄂东旅游名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梅期雨信心满满。
以前住在半山腰,出门靠走,想去一趟县城漕河,天没亮就要起床,走一个多小时到村部,再从村部骑车去唐店村坐客车到漕河,来回要一整天。这是三角山村村民张绪平对绿唐线以前的记忆。
“路修好后,我们集中搬到公路旁边,建了大地新村,鼓励开农家乐,现在我靠办农家乐、承包鱼塘、开商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仅‘五一’几天,纯收入就有4000多元。”说到这里,张绪平眼角眉梢全是笑。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他还计划买一辆新车,运输货物和蔬菜。
与三角山村一样因路而美、因路而兴、因路而富的,还有会龙池村。
“道路一通,资源就来。”驻会龙池村第一书记冯涛说,以绿唐线为主线,该村又新修建8公里垸相连、户相通、基地大循环的沥青公路,“按照公路+文化+旅游+产业四线融合发展定位,我们改造了50家民居,打造高端民宿集群,兴办了20户农家乐,催生了能人回乡热潮,吸引了一大批画家、作家、书法家等文化名人落户。”
受名人效应吸附,湖北省美术学院积极与该村开展校企合作,投资300万元兴建“会龙文创空间”,文化经济的火爆,直接带动了休闲旅游、乡村民宿、土特产销售等第三产业发展,绿水青山逐渐演变为村民致富的“幸福靠山”。
好路催生能人回乡热潮。80后退伍军人陈飞飞,2017年回乡创办高端民宿松筠阁,仅靠口口相传,现在一到节假日,松筠阁一房难求。
2018年,创业能人陈梓华回乡兴办蕲春沁圆茶业有限公司,如今茶园规模从最初的200亩拓展到600多亩,安置了当地80多名村民就业。修一条公路,带活一方经济,造福一地人民,正在该村由设想演变成生动实践。
“绿唐线通车后,沿线7个村都脱贫了。围绕‘一路一景点,一村一特色’思路,我们对绿唐线沿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提升。”株林镇副镇长周春华介绍,已初步发展以蕲艾、黄精、射干、白茶、银杏为主的特色产业;以插花、盆艺、武术、音乐、书法、国画油画培训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以屏风寨、三角寺、笔架飞瀑、千年古茶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打牢产业基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潘庆芳 洪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