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武汉江岸区精细化管理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舒适
2021-05-08 13:44:24来源:长江日报编辑:李燕责编:李玥

  原标题:“居家式”保洁呵护城市颜值 江岸区精细化管理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舒适

武汉江岸区精细化管理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舒适_fororder_图片1

施工队正在对破损道路进行维修。长江日报记者陈俞 摄

  7日上午9时许,江岸区黄浦大街车流如织。工农兵路天桥一侧人行道上,待人流高峰退去,一群戴着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的维修队施工人员,正蹲在地面耐心地为破损的道路“治病”。

  维修队员马国全和队员们配合默契,清理破损表面、清理基础、铺上垫层、夯实基础、恢复路面,五道工序过后,路面修葺一新。“市政道路就像城市的经脉,代表着城市颜值,彰显着城市品质。”江岸区城管执法局市政维修队副队长张振国说,“道路维修要做到高标准、精细化,让市民出行有更多安全感和舒适感。”

  每个市民都是编外巡查员

  “平时走路最怕砖块松动,只要一下雨,一脚踩下去就是一身泥。”黄浦大街是张女士每天上班必经之路,看到施工队正在对路面进行维修,安心了不少。

  城市道路纵横交错,在江岸区,共有268条市政道路,以及多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每天都可能发生道路破损,怎么确保应修尽修?

  “每名队员都是巡查员。”多年来,张振国养成了走路即巡查的习惯,当天维修的路段就是他巡查时发现的。

  江岸区城管执法局市政维修队不仅成立了12人的巡查专班,其余每名维修队员也是兼职巡查员。市民则成为编外巡查员,随时可通过市长热线、城市留言板等反映问题。

  巡查员闻胜利负责黄浦大街至发展大道片区,他每天的职责就是在主次干道、主要连通道及背街小巷来回不断巡查。既要看人行道,也要关注车行道,每天平均巡查30到40公里。

  巡查时怎么判断道路需要维修?张振国介绍,一靠眼睛看,二靠骑电瓶车“压”。“明显的砖块破损眼睛就可看到,对于隐蔽的点位,就需亲身体验,骑车经过时若有响动,就说明这里得修了。”

  对于市民反映或巡查员发现的问题,市政维修队按照轻重缓急,在24小时内开展分批维修。对于安全隐患大的部位,现场先进行应急处理,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进行精细化维修。

  施工以不影响市民为原则

  在黄浦大街维修路段,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路段后方设有“道路维修”警示牌。4米长的人行道上,被数十个锥筒从中间隔开,留出一半道路便于行人通行。

  维修队员程志平正在对敲出的砖块进行清理,去除废旧凝固砂土,再在坑洼处铺上水泥沙,划线让水被充分吸收,再将清理好的砖块重新铺上。修补后的地方平整、干净,和周围道路融为一体。“如果砖块破损,我们会换上新的砖块。”程志平说。

  大约1个小时左右,队员们已先后完成6处路面维修。对于修好的路段,再用锥筒和警戒线将道路打围,进入道路养护期。紧接着,队员们又沿着黄浦大街走向下一个维修点位。

  “车行道是最麻烦的。一般我们安排在夜间维修,既要考虑到车辆通行问题,也要注意不影响市民休息。”前一晚,张振国处理车行道维修直至凌晨才回家。他介绍,维修队在夜间出行一般会错过出行高峰期,在晚上10时之前完成机械化工作,10时之后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完成道路维修。

  今年以来江岸区已维修人行道9000余平方米,维修车行道7900余平方米。

  “一路一策”打造亮点片区

  城市道路维修,只是江岸区开展精细化管理的一个侧面。城市家具同样关系到城市的颜值。江岸区探索“居家式”保洁,白天采取人机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小型养护车进行循环清洗。针对护栏清洗,夜间全面开展普洗工作,晚上10时以后在车流量比较少时段再次进行精细化清洗。

  目前该区正从背街小巷、铁路沿线、城乡接合部、城市进出口道路,开展集中整治,确保整治一处、巩固一处、提升一处。

  市民都是监督员。若市民在车行中发现车窗抛物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可随时举报,城管队员立即启动细致追溯排查。

  据了解,通过规范占道挖掘施工管理,严查无证占道、超期超范围占道、围而不建,落实网格化巡查管控责任,大力整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一系列举措,城管执法效能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江岸区城管局介绍,该区将持续围绕七大提升行动,推行“马路办公”、一线作业,把办公室“搬到”马路、“搬到”街巷,发动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周末大扫除”,推进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深化“一路一策”整治标准,以红色教育场馆周边整治为契机,打造城市管理亮点片区。(长江日报记者陈俞 通讯员刘培 宋宏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