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湖北报道(胡礼国):武汉,一城江水半城山,一年四季景不同。深耕武汉12年的华侨城,充分看到武汉的生态潜质与文化品质,始终坚持“造城”与“造景”相结合,把武汉的文化、生态价值贯穿项目开发的始终。在华侨城集团发布的《201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作为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排头兵,华侨城集团积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守护生态文明、公共艺术发展等多个方面主动担当作为。华侨城,一个对武汉人来说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城市筑梦中,为武汉注入了哪些内在灵魂?回眸12年,看华侨城创想开启的美好生活。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家属区从天空俯瞰像一个红“囍”字 供图 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点缀绿色的美术家——生态之魂
3月伊始,武汉东湖总是最先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春意盎然的武汉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内,不少游客在此游玩,或徒步或骑行在如画的美景中。该湿地公园面积约12万平方米,位于东湖绿道与武汉华侨城地块的交会处,是东湖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湖之水,不仅滋养了江城武汉,也为未来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显著的环境优势。
武汉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景观 供图 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华侨城深谙此理。为充分保护大东湖周边的生态环境,2016年6月,武汉华侨城开始启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投资逾6000万元,对武汉华侨城湿地公园进行了历时数月的综合治理。在项目规划期,就坚持“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生态环保大于天”的指导理念,反复征求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的宝贵意见。
在项目建设期,为切实做好对湖泊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武汉华侨城完成了项目湖岸线约2公里护坡修整、树木密植、湖泊保护界桩等生态固稳工程,大幅提高了湖岸区域绿化景观的苗植覆盖率。
据估算,自项目建设以来,华侨城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投入,仅植树绿化工程一项就高达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在建设中,完全保留了原有的10公顷原生水杉林,没有一棵水杉得到破坏。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市民与游客的“开放生态博物馆”。
传承改造的梦想家——文化之魂
红墙、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这就是武汉青山红坊。60多年前,武钢在此动工。如今,昔日钢铁工人居住的钢城红坊已成为历史保护区。作为我国大型钢铁企业武汉钢铁公司最早的家属区,一砖一瓦,都见证武汉青山从钢铁之城到长江“黄金右岸”的华丽转变。
武汉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艺术长廊 供图 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人文·活力·原生”是武汉华侨城对红坊改造升级的定位。2020年,华侨城·红坊项目落子长江右岸红坊亮点片区。华侨城将自身丰富的文旅产业开发经验,与红坊的历史文化基因相融合,依托红房子历史街区,注入文化创意设计、旅游服务等公共功能,引导城市功能转型和重要特色空间打造,整体提升区域文化氛围,通过“文旅+新型产业”带动武汉滨江岸线空间转型,以“文化+”催生老城“新景”,传承红坊风貌,把时光中的回忆剪进未来的生活,构筑武汉城市文化复兴新范本。
红坊,作为长江右岸的北起点,已经成为孕育武汉城市精神、传承武汉城市文化、擎领武汉创新发展的红色沃土。
扶贫战疫的冒险家——英雄之魂
2020年10月13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办,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和国投集团承办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2020)仪式在京召开。华侨城集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共建美丽中国》《统筹兼顾慎终如始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旅央企力量》两个履责案例分别入选《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和《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案例集》。
扶贫又战疫,武汉华侨城在突如其来的紧要关头,坚定担起央企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华侨城集团向湖北捐款3000万元,旗下武汉玛雅嘉途酒店无偿接待支援当地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华侨城物业武汉团队坚守社区,为居民生活服务。4月8日武汉“解封”当日,华侨城旗下中部集团即与武汉市青山区签约“青山红坊”项目。5月15日,在武汉市“云招商”央企专场活动上,华侨城集团总经理姚军通过视频隔空助力,表示未来三年将在武汉每年新增100亿元至150亿元投资。
华侨城助力“红钢城”抗击新冠疫情 供图 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深耕武汉12年来,武汉华侨城通过在文化旅游产业上的深厚实力和影响力,极大完善了武汉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浸润着武汉这座崛起之城的精神世界,这不仅是对“优质生活创想家”理念的践行,更是央企对全球视野、社会责任和“城市合伙人”使命的全新践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