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务人员参加义务献血行动。新华网发 杨丽丽摄
新华网武汉2月5日电(连迅、孙苗)近年来,湖北省不断拓展、创新无偿献血工作方式方法,全省献血量从2012年的155吨,增长到2019年的232.7吨、献血总人次69.9万人次,实现了采供基本平衡。
“2020年,即使受疫情影响,湖北献血总人次仍达62.97万人次,采血量208.9吨,保障了疫情期间临床用血。”湖北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喻学华介绍,疫情期间全省各地根据疫情优化工作模式,开展预约献血、上门接送、错峰就近献血及上门采血等服务,方便群众献血,同时有效避免人员聚集,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江汉大学21岁的大学生朱瑞雯,母亲是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护士。从8岁开始,朱瑞雯就是血液中心的常客。每年寒暑假,她就到血液中心做志愿者——帮献血者盖被子、为献血者端水、陪献血者聊天。
朱瑞雯的母亲已经献血74次,身体健康。1月25日,朱瑞雯在生日当天进行了人生第一次献血,为她穿刺采血的正是她的母亲。“科学献血对身体不会带来伤害。一些人对献血有误解,希望我的加入能够让大家少些顾虑。”朱瑞雯说。
喻学华说,无偿献血工作在湖北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广大群众对献血认识的不断提高,得益于长期以来湖北对献血者的礼遇和尊重。近几年,湖北省合理设置献血点,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献血环境;做好献血过程的细节服务,让献血者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健全完善无偿献血激励和保障制度,全面实现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在省内医院用血费用直接减免等。一系列暖人心的举措激发了更多人献血的热情和动力。
同时,湖北各地将无偿献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城镇和健康城市创建、城市规划、志愿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各级政府在宣传倡导、组织动员、经费投入、网点布局等方面全力支持无偿献血。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机制在湖北不断巩固完善,确保了全省的“热血”源源不断。
江汉大学学生朱瑞雯在21岁生日这天献血补过成人礼,为她采血的正是她的妈妈——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护士谢晋。新华网发 汪昊摄
潘迎春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她坚持献血16年,累计献血次数超过200次,献血总量高达85200毫升。在她的带动下,不少学生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新华网发 张智摄
在武汉街头,青年群众积极报名参与无偿献血。新华网发 王方摄
在武汉街头,一名青年消防员在献血车内无偿献血。新华网发 王方摄
2020年3月8日是“高龄献血者”李永干60岁生日,在这一天他完成了自己最后一次献血。武汉、北京、深圳……20年来,他的工作地点换到哪儿,献血足迹就烙刻到哪儿。在他的感召下,已经有10多位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新华网发 汪昊摄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