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2020·指尖城市】大数据革新让古城襄阳拥抱“云时代”
2020-10-27 16:08: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苏喜茹责编:冯钰颖

【A】【急稿】【2020·指尖城市】大数据革新让古城襄阳拥抱“云时代”

襄阳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自改版以来所收集的事件数量已达到111916条 摄影 高钰姗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高钰姗):“通过7年升级改造,襄阳已建成现代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线上线下处置一体化。”10月26日,湖北襄阳市委政法委智能化建设科科长张翱翔介绍说。

  襄阳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7年间经过3次升级改造,陆续增加了地理信息、多媒体显示、掌上运用等服务功能,形成了市、县、乡、村到网格员的五级管理体系,已经覆盖全市12个县区、100多个乡镇、2700多个村居,大大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为提升基层治理智能支撑水平,该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按照“9+X”模块设置升级了信息采集、事件处置、地理信息等11个应用系统,可实现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综治网格员队伍建设、铁路护路联防、校园周边安全等9大标准模块,各类信息可自动统计及查询,省去了大量人工操作时间。同时网格员手上的终端系统也极大方便群众及时反映信息,实现与居民有效互动,提高工作实效。

  “跟公安户籍信息相比,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里的数据都是由一个个网格员上门采集回来的信息,且每天都在不断更新,更鲜活,更具时效性。”张翱翔表示,该系统已与全市大数据中心“便民服务”版块完成对接,除了全方位服务社区网格化管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外,也为“智慧襄阳”建设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A】【急稿】【2020·指尖城市】大数据革新让古城襄阳拥抱“云时代”

网格员在社区走访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系统终端上传居民诉求 摄影 高钰姗

  在湖北省襄阳市行政审批局,随处可见大数据为市民生活带来的便利。

  人社“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自然资源和规划云平台、公积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食品药品审批管理系统、智慧房管信息系统等数据共通互联,让更多行政日常事项可全程网上办。以涉及不动产登记的相关事项为例,办事群众只需刷脸验证身份,直接勾选申请表即可完成申报,相关资料可通过数据平台自动获取,不再需要提供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等一系列证明资料,仅需身份认证就可以一路畅通。

【A】【急稿】【2020·指尖城市】大数据革新让古城襄阳拥抱“云时代”

不动产登记处的办事标语 摄影 高钰姗

【A】【急稿】【2020·指尖城市】大数据革新让古城襄阳拥抱“云时代”

在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市民正自助办理营业执照 摄影 高钰姗

  截至2020年9月底,襄阳市“一张网”注册用户90.23万人,受理各类政务服务84.28万件,汇集各类办件数据285.64万件,电子证照数据入库量186.5万本。在全省“一网通办”考核中,襄阳市始终保持前列。

  为加快推进数据共享交换,让政务服务更精准,襄阳市审批局出台了《襄阳市大数据应用闭环工作方案》,初步形成“汇集—分析—研判—推送—核查—反馈”的应用闭环,利用大数据督查平台的建立,对数据采集、存储、治理、交换、反馈等全过程开展动态管控。

  快捷、智能的行政服务背后,离不开襄阳华为云数据中心的“硬”实力支撑。

  襄阳华为云数据中心位于襄阳东津云计算产业园,于2015年8月完成项目一期建设,采用“T3+”的高规格国际标准建设,整个中心内有高可靠的电力、不间断制冷、快速自动消防和完善的监控设备,构建起安全可靠的IT基础设施云服务,让政府像用水用电一样使用ICT服务。目前,该中心承载着共计68家委办局139个业务系统,如财政局大数据综合治税应用系统、行政审批局多规合一项目、“12345”市长热线系统、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平台等。

  依托华为云数据中心,襄阳已经开展政府管理、办公、公共服务、决策支撑、便民服务类应用,在文化教育、交通旅游、医疗健康、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市场监管等领域开展大数据示范应用,推动传统公共服务数据汇聚整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满足政府和企业信息化服务需求,华为云数据中心以“善政、兴业、惠民”为目标,全力打造成为襄阳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