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鄂疆两地感情越走越浓——产业援疆带动4000人就业
2020-10-13 10:09:57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路晶森

鄂疆两地感情越走越浓——产业援疆带动4000人就业_fororder_01

博州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

鄂疆两地感情越走越浓——产业援疆带动4000人就业_fororder_02

金鑫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自动化纺纱设备。

  金秋十月,是新疆最美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行走在博州、五师双河市,阳光穿过枝丫,树叶像镀了一层金,还有随处可见的“湖北印记”:产业园里有湖北投资的企业项目、城里有湖北援建的学校和医院。

  从“长江之畔”到“塞外江南”,一个个援疆项目正在为当地发展注入活力。

  工作3年,攒下10万元

  10月7日,新疆金鑫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纱线轻舞,自动化大型纺纱设备不停运转。

  “正在生产的这批产品,是浙江和广东的客户订单。”公司总经理李斌说。

  金鑫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北孝棉集团在博州金三角工业园开办的产业援疆项目,以新疆优质棉花为原料,年产30万锭精梳棉纱,产品远销福建、上海、浙江等地。公司目前有员工910人,81%为少数民族,其中建档立卡的南疆贫困员工400余人。

  “去年,公司产值4.8亿元,员工月平均收入3800元。疫情期间我们全封闭管理,目前产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员工收入不受影响。”李斌举例说,21岁的新疆姑娘孜来汗·艾沙,2017年12月入厂工作,3年就攒下10万元。

  “她在入职培训时表现突出,很快掌握操作技能。”李斌说,孜来汗·艾沙平时还积极学习汉语。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在省援疆办、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统筹协调下,已促成11个省内园区与3个州师园区结对共建。目前,100多家在疆湖北企业,在州师的51家援疆企业直接吸纳当地群众就业4000余人。

  6月,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后,克服疫情影响,抢抓时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已与长江基金等3家公司签订意向合作协议,目前正在推动1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我们希望做好产业援疆,在新疆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更多当地百姓就业增收。”李斌说。

  扎根新疆,干到退休

  对口援疆,教育为先。

  “我要扎根新疆,干到退休。”10月8日,在黄冈中学五师分校,举家留疆的援疆教师尹才华说。

  尹才华是通过援疆、进而调入新疆工作的湖北援疆干部第一人。如今,包括他在内,湖北省已有7名援疆干部人才留疆“终身援疆”。

  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湖北省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链条”教育援疆体系,组织全省113所学校与受援地108所学校结对帮扶。其中,援建的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博乐分校、黄冈中学五师分校高考一本上线率逐年攀升,2020年一本上线率分别为62.1%、42.2%,黄冈中学五师分校实现“九连升”。去年两校分别有一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创历史新高。

  “要支持两地文化艺术交流互鉴,通过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湖北省已在博州连续举办多项文化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在“家门口”找到好医生

  疫情期间,新疆人民和湖北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在武汉抗击疫情最为艰难的日子,武汉协和医院仍惦记着博州,第一时间通过远程会诊给我们分享抗疫先进经验,指导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给我们很大帮助。”10月8日,武汉协和医院博州分院(博州人民医院)院长庞东溟说。

  当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博州人民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看到,武汉协和医院正远程和博州人民医院、阿拉山口市人民医院、精河县人民医院、温泉县人民医院、博州蒙医医院对一起疑难病例进行会诊诊疗。

  “地方医院无法提供诊疗时,可以通过远程会诊方式向我们咨询,尽快为病人提供解决方案。”博州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官绯妍对记者说。

  在湖北省支持和帮扶下,博州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迅速提升。该院目前是全州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十三五”以来,湖北省和州师各地各部门展开互访交流活动,鄂博两地结对认亲累计1721对。

  两地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浓。

  2019年,博州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通讯员 康忠寿 李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