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插上电商“翅膀” 湖北农产品疫后突围
2020-09-11 14:28:50来源:人民网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湖北随县万和镇的90后小夫妻吴帅和曹芳决定留在家乡,利用电商平台,卖香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4个月时间里,他们在网上卖出了60万斤香菇,为当地滞销的香菇打开了销路。

  湖北在社会各界和各大电商平台的共同扶持下,掀起电商抗疫助农高潮,帮助部分农产品化解销售难题。在电商助农大潮的带动下,湖北本地商家纷纷触网。

  从线下到线上 4个月网销60万斤香菇

  四年前开始,吴帅和曹芳在北京锦绣大地市场卖香菇。疫情解封后,他们决定留在家乡,通过拼多多卖香菇。

  随县有“中国香菇之乡”的称号,疫情发生之后,随县香菇销售一落千丈。今年虽受疫情影响,香菇的春栽规模却达到6000万棒,秋栽预计将超1.4亿棒,比去年增加了2000万棒。已经接近随县最高峰时的2.4亿棒。

  一边是冰冻的市场,一边是即将到来的丰产。打开销路成了农户和政府的大难题。

  吴帅将重心都放在了电商平台。上线不久,吴帅的店铺就做到了日销4000单左右。曹芳在店铺里直播,推介随县香菇。由于“单量增长快,舍不得下播”,最长的一次,曹芳连续直播了16个小时。

  网上香菇卖爆后,附近乡镇的年轻人,也纷纷向吴帅取经,当地一下子涌现了15家随县香菇的拼多多商家。

插上电商“翅膀” 湖北农产品疫后突围

看着吴帅长大的乡邻大婶大叔,在吴帅的香菇生产线上分拣、打包、装卸 ( 陈亮 摄)

  8月25日,吴帅投资两百多万的新仓库还在修建。他把自家和邻居的楼房改造成临时仓,每天有近40位村民,在这里分拣、打包、贴单和装卸货物。4月至8月,他们利用电商平台卖出了60万斤香菇。

  “随县香菇约50%走出口,质量要求严,关键是销售。”随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严清明介绍,现在香菇约30%从线上走,特别对国内市场来讲,网络销售是趋势。

插上电商“翅膀” 湖北农产品疫后突围

吴帅把自家和邻居的楼房改造成了生产线和仓库 (陈亮 摄)

  “产销对接”促发展 带动乡亲致富

  “我们的销售渠道彻底变了,2018年80%在线下,今年60%走线上。” 湖北宜昌枝江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代年说。带动乡亲致富,他们也找到了一条疫后突围路。

  早在10年前,周代年就和一帮高中同学,在当地组建了柑桔专业合作社,先后带动周边800多户村民致富。今年疫情,改变了合作社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实现了数字化升级。

  “我们以前是商贩,收购本地柑桔,卖给各地批发商。成立合作社后,开始带着农民一起提高种植技术,把增产和销售环节的利润,也分享给父老乡亲。”短短十年,入社土地及带动种植规模超过一万七千亩。当地农民以土地或资金的方式入股,可以拿到桔子售卖、股金分红和在劳务工资等三份收入。“忙时月工资五六千,闲时两三千,家里桔园每年有两三万卖桔子的收入,社里分红有个20%。”一位合作社社员算了下账,年收入能到七八万。

  除了全量收购社员种植的柑桔,合作社还对贫困户加价收购。如果不能及时卖出,损失就得合作社承担。这对团队的销售能力提出高要求。

插上电商“翅膀” 湖北农产品疫后突围

湖北宜昌枝江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找到了一条疫后突围路 (谭廷 摄)

  周代年的高中同学尤江波负责销售,几年时间,他在北京、上海等全国三十多个市场建立了销售网络,高峰时,一年销售额超过1.2亿。“传统的批发模式中间环节多,流通时间长,2018年起,我们发现行业普遍碰到了天花板,开始谋划线上发展。”尤江波说。

  2020年4月,具备丰富电商运营经验的90后戈星和合作社一拍即合,合作成立了电商运营部门。

  以前不知道卖给了谁,现在有了平台云端“产销对接”的各种数据,合作社可以更大胆和及时地改进种植技术和调整品种。周代年介绍,“我们今年已经扩大种植一些口感更好,农民能得到更高收益的新品,还有一些‘二代’正在试种。”

  “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大型电商平台深度对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设自营网店,持续开展各类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力争全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20%以上。”今年5月14日,湖北省政府印发《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疫后重振加快转型若干措施》定下了具体目标。

  围绕着稻米、生猪、食用油、小麦、淡水鱼、小龙虾、蔬菜、茶叶、柑橘、食用菌、中药材、鸡鸭及蛋制品等十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湖北各地市县长正轮番上场,为本地特色产品代言荐货,各大平台辅以全域资源支持和专项价格补贴,持续掀起全民“为湖北拼单”的浪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