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天空之城观景平台,可俯瞰仙岛湖美景。
阳新县大力推广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带动贫困户增收。
2020年,非同寻常之年,抗疫、抗洪叠加,脱贫攻坚收官。
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幕阜山北麓的阳新县,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打赢了一场场硬仗。
这个曾经的国家贫困县,在脱贫摘帽后,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正向“全省十强”“全国百强”迈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
百余支工作队决战脱贫 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
2019年4月,湖北省政府发文宣布:阳新退出贫困县。7月,阳新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抽检,一举摘掉戴了30年的“贫困县”帽子!
脱贫摘帽后,阳新按“四不摘”要求,探索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保持扶贫队伍稳定,实施脱贫巩固提升工程,93户353名存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20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开展送岗位、送订单、送政策、稳项目活动,把疫情、汛情影响降到最低,防范因疫、因灾致贫返贫。目前,共有5支省直部门工作队、85支黄石市级工作队、21支黄石城区工作队仍然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主战场。
眼下,正值吴茱萸(一种中药材,俗称腊米)采收时节。在阳新枫林镇,吴茱萸种植面积突破4万亩,其中1万亩迎来丰产,预计总产量100多吨,全镇初步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种腊米”的产业框架。
《本草纲目》记载:“横立山脉,盛产吴萸”,400多年前,当地就有采摘吴茱萸的传统。枫林镇位于横立山北侧、幕阜山东南,是湖北省吴茱萸种植主要片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吴茱萸市场行情起起落落,最辉煌时,因它产生了全镇首个万元户;最低落时,农户纷纷把吴茱萸树砍了当柴烧。
2010年后,吴茱萸市场逐渐趋于规范,稳中有升。2014年,时任上海山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训志返乡,当选坳上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坳上村认准吴茱萸种植产业巨大潜力,因户施策,不断整合荒山资源,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合作社,鼓励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联合体。
随着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吴茱萸种植为坳上村带来丰厚收益。2016年,坳上村率先实现脱贫,两年后,村集体收入突破40万元。3年间,村民柯善国通过种植7亩吴茱萸,获得50多万元收益,激励更多人加入种植行列。
盲目跟风,蕴藏风险。坳上村产业发展联合体第一要务,是有效提升产业风险防控能力。今年吴茱萸市场行情略有下跌,联合体主动出击,与外地团队合作,谋划吴茱萸深加工项目,研发草本膏系列美容养颜保健品,在广州代加工,预计本月投产。
吴茱萸种植,只是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在广袤的富川大地,在富饶的富河两岸,苎麻、油茶、桑蚕、食用菌等优势主导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抓手。
产业扶贫,规划先行。县级层面,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坚持长短结合、因村制宜,避免一哄而上、盲目上马、千村一面,保持扶贫产业稳定性、延续性。每个扶贫产业广泛征求意见,对入库项目层层审核把关。
产业扶贫,政策引领。“高含金量”奖补政策,让贫困户干得了、愿意干、长受益,1头生猪补贴100元,1只家禽补贴5元……至今累计发放畜牧、水产等各类奖补资金1.12亿元。目前,全县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面积近20万亩;建成村级光伏电站项目204个,全部并网发电,累计补贴1300余万元。
产业扶贫,资金支持。牵牢扶贫产业这个“牛鼻子”,财力向脱贫攻坚一线汇聚,近5年共整合扶贫资金37.65亿元,既抓小微产业,又抓龙头产业,涌现出一批扶贫车间、扶贫基地。
产业扶贫,防范风险。市场经济大潮中,风险无处不在。设立风险补偿金6600万元,推广“小微贷”,截至2019年底,累计发放“楚农贷”9282万元、小额扶贫贷款9.25亿元,累计带动贫困户1.94万户。实施“人才下乡、智助脱贫”行动,13个专家服务团全程指导,既防范风险,也提质增效。这一做法得到省扶贫办充分肯定。
产业扶贫,示范带动。创新龙头带动、土地入股、基地务工等模式,把带动贫困户作为政策奖补合作社必要条件,让贫困户搭上扶贫产业快车,稳定增收。全县8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9000余户,扶贫产业项目收益70%分配给贫困户。
“百湖之县”“鱼米之乡”,是阳新素有的美誉。
阳新拥有80万农民,是传统农业大县,早已不再“一粮独大”,形成以粮油、水产、畜牧、水果、苎麻为支柱,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的现代农业格局,目前正全力以赴向农业强县跨越,努力在全省乡村振兴中当示范、站排头。
阳新富安娜家纺数控生产线。
奥莱斯轮胎成品仓库。
三大工业园区齐发力 红土地上挺起工业脊梁
金秋九月,棋盘洲,黄石新港水陆码头。
十余个泊位一字排开,吊臂林立;江面上,货船来往穿梭;陆地上,进港铁路整齐排列,货运班列有序进出。
集水路、铁路、公路为一体的多式联运,让新港通江达海、联通世界。
2020年,黄石预计建成泊位12个,新增港口年通过能力1527万吨、集装箱9.8万标箱,全市港口年吞吐能力将达到6500万吨、集装箱30万标箱,距离“亿吨大港、百万标箱”更近一步。
现代港口,引领城市发展。以港口为核心,一大批重大项目沿江布局,放眼看去,道路纵横,厂房林立,工地一天一个样。
2009年3月,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组建成立,实行“市县共管,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先后有深圳盐田港、新兴际华集团、华宝钢铁、中国有色、广发集团等80多家企业落户。
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临港产业加快聚集。该园区一举摘取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园区三大国家级金字招牌,跻身长江中上游第六大港。
随着总投资200亿元的新港重科、总投资80亿元的华新亿吨机制砂、总投资57亿元的大冶有色40万吨阴极铜项目、总投资32.5亿元的华新绿色建材产业园、总投资30亿元的新兴管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动工,阳新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无工不富。阳新工业拥有辉煌历史: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后来经历转型阵痛:关闭落后产能,税收面临减收。进入新时代,阳新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县之路,积极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实施资产重组盘活、技改扩能壮大、招大引强引进、鼓励扶持上市、优化服务落地“五个一批”,一批停产企业重新盘活,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投产,先进制造、轻工纺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仓储物流、循环经济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11家企业入选省市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奥莱斯轮胎、娲石水泥入选湖北制造业百强企业,远大生科、奥莱斯轮胎被评为全省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安达精密、远大富驰医药被评为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18家,工业总产值1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4%。
工业区向园区集中,阳新经济开发区是主要的承载地。该开发区由城西北工业园、滨江工业园、新港(物流)工业园三大园区组成,近期规划19平方公里,远期规划65.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8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家。
经过多年发展,城西北工业园初步形成先进制造、轻工纺织、汽车配件、电子信息、商贸物流五大产业集群;滨江工业园建成生物医药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港口物流产业园、黄颡口工业园等“四大园”;新港(物流)工业园则以临港产业为主。红土地上,三大园区齐头并进,挺起工业脊梁。
产业向链条集聚,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重点培育鞋服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一批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十亿级企业、百亿级产业、千亿级园区的基本格局。
项目建设热浪滚滚,经济发展彩旗飘飘。
新港,黄石新一轮园区布局的“棋眼”,阳新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之地”。阳新县委书记王建华表示,全县上下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新港、拥抱新港、服务新港,助推新港二次创业,实现腾飞发展。
8月24日,黄石市项目拉练活动来到阳新。
阳新城东新区一角。
“惠游湖北”激活美丽经济 阳新扛起黄石旅游大旗
4月15日,仙岛湖景区恢复开放首日,接待游客900多人次。
4个多月后,8月22日,游客量猛增至6799人次。
这一天,黄石参加“惠游湖北”免门票活动的所有景区共接待游客19558人次,其中阳新14269人次,占72.9%。也就是说,来黄石的游客,七成以上冲着阳新而来!
这是为何?因为阳新旅游资源丰富。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阳新县城兴国镇,规模居湖北之首、国内第三,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龙港革命旧址群位于龙港镇,至今保存有鄂东南特委、彭德怀旧居等革命旧址,是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该镇区600米长的老街俗称“红军街”,当年曾云集48大机关,是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小莫斯科”。
军垦农业观光园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是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石田古驿景区,现已建成农俗博物馆、竹笋基地、垂钓乐园、荷花基地等景点,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五星级农家乐。以“兴国州古八景”之一的“南市渔歌”为主题,建成彰显“渔”特色的乡村园博园。还有王英镇车前村、三溪镇姜福村、龙港镇汪家垅村等一批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村,共同营造“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旅游氛围。
“黄石第一峰”七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群山起伏,奇峰林立,古迹众多,森林覆盖率达到83%,被誉为动植物资源库、天然氧吧;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仙岛湖,阳新首家4A级景区,户外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溶洞版教科书”枫林地心大峡谷,周边罕见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景区。这四大景区以点串面,构建“全景阳新”的生态旅游格局。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和总承包等方式,阳新引入资金20余亿元,新开发仙岛湖天空之城、枫林地心大峡谷、排市滴水岩瀑布漂流旅游区、枫林神麟山运动旅游区等。在今年“惠游湖北”活动中,这些景点旅游预约十分紧俏,每日游客爆满。
美丽的山水风光、多彩的民俗风情、众多的历史遗迹、丰富的红色文化,阳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放飞自我。
目前,阳新拥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7家,省市级旅游名镇名村14个,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按“景城乡一体”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阳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特色旅游,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旅游业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亮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来自于绿色发展理念,来自于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阳新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乡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兴国镇南市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王英镇获批国家级卫生镇,富池、白沙、浮屠等镇获批省级卫生镇。半数以上村获评市级以上生态村,涌现了一批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森林城镇、省级生态村。
除了旅游景点、美丽乡村,阳新还致力于打造45公里长江最美岸线:拆除沿江所有非法码头80家、104个泊位,启动沿江21家露天矿山开山塘口生态修复,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及拆违还绿,沿长江岸线造林绿化3200余亩。
继2016年成功创建“湖北省文明县城”后,今年,阳新又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评估验收。
“惠游湖北”激活美丽经济。阳新,越来越美。阳新,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撰文:向能来 赵国柱 摄影:刘 波 向海军 张丕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