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启动疫后重振“十大工程” 三年行动方案发布,4572个项目补短板强功能
湖北疫后补短板强功能火力全开!8月11日,湖北省印发《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启动疫后重振“十大工程”。
根据《方案》,湖北省将聚焦公共卫生体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城市、产业园区提升、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等十大领域,用三年时间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十大工程”滚动项目库项目达4572个,估算总投资约2.3万亿元。
据介绍,实施“十大工程”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中央支持湖北发展重大政策机遇,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有效投资在非常时期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推动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
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全面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及武汉、襄阳、宜昌、黄冈等区域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交通方面,高等级航道里程增至215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至7525公里。在水利方面,确保重点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达到10年至30年一遇,主要湖泊防洪标准达到10年至50年一遇。在能源方面,武汉城市电网初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他城市电网供电水平明显提升;能源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
在新基建方面,建成6万个5G基站,高铁里程突破2000公里,新型基础设施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冷链方面,打造3个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补齐县域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城市补短板方面,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易涝点整治全部完成。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8%以上。
在产业园区方面,产业发展、整体实力明显提高。通过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1020万亩。
在生态环境方面,实现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市县区全覆盖,每年整治1000个村的人居环境。推进沿江1公里至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据悉,为确保三年行动方案落实,湖北省将完善省级统筹、分级落实、要素保障和督查通报四大机制,全力推进十大工程落实见效。(湖北日报记者李剑军、通讯员王丹、向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