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能引擎”加速疫后重振——襄阳市二季度项目拉练侧记
博拉经纬巨大的工业尾气回收设备。(通讯员 张沛 摄)
中通快递鄂西北分拣结算中心。(通讯员 张沛 摄)
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作为“牛鼻子”,加速疫后重振。7月9日至10日,襄阳市开展2020年第二季度项目拉练活动。该市100多位党政干部及企业家,集中驱车近千公里,实地观摩评比11个县市区及开发区的33个项目。
“近8成项目,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绿色循环发展的工业制造项目;服务业类的项目也都紧盯产业链,强弱项、补短板。”组织此次拉练的襄阳市经信局局长段细柱介绍,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增加工业产值逾百亿元,夯实该市高质量发展底盘。
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
测试员坐在车上喝水,方向盘自动转动,车辆在矿山道路上避障前行……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老河口市智能网联专用车(特种车)测试基地及大数据中心项目里。该项目在5G通信环境下,通过车辆的现场自动驾驶检验和修正,并结合远程驾驶操控,完成最终测试。
汽车产业是襄阳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老河口打造的全功能矿山卡车测试基地,补齐了该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产业链的一块短板。
宽敞的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挥臂作业,智能搬运车将物料运往下一个操作台……走进襄阳高新区湖北格尔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人员发现,整个车间没有一个工人。
“这是‘黑灯工厂’,通过厂区内10个5G发射器,能实现与1000台设备的互联互通,从而替代人工生产。”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5G信号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应用,1套加工设备每小时可生产8到10部智能装备产品的外壳和主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利用科技化、智能化的设备提升生产效率,是很多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枣阳市湖北欧阳聚德汽车有限公司研发的等离子切割装置,同等生产规模下,设备减少37%,效能提升20%;襄阳高新区轻型商用车T17高端智能焊装制造项目,通过智能化手段,整个焊接主线同时在线14人,就可以满负荷生产,生产效率提高40%;东津新区湖北新富车身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重卡智能化改造项目,每6分钟下线一台车身,能耗降低20%。
近年来,襄阳市通过创新引领、政策引导、示范带路和平台搭建,加快推进工业生产智能制造。目前,该市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家、省级16家、市级179家。
循环经济助推可持续发展
“敢于端出来拉练亮相的,除了技术先进以外,绿色循环发展也是一个底色。”襄阳市发改委主任付劲松说。
走进博拉经纬纤维有限公司,巨大的工业尾气回收设备让参观者叹为观止。博拉经纬绿色环保尾气深度回收项目,投资1.亿元。该装置将尾气中有毒的硫化氢转化成硫磺,回收后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
骆驼集团华中蓄电池有限公司塑胶制品智能制造项目,致力于资源循环化,实现再生链闭合。该项目80%的塑胶颗粒原材料,来自集团旗下金洋公司供应的再生料。企业通过将再生塑胶颗粒粉碎工艺改性,重新注塑成蓄电池专用槽盖,形成槽盖—电池—废电池回收—再生料—槽盖的闭环循环。
此外,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每年可处理农林废弃物5.14万吨,节省标煤约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万吨,气化副产品生物质灰可作为农业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襄阳高能结加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废旧橡胶回收循环利用供应链企业,其生产的沥青改性材料和塑料、马口铁包装材料,深受市场青睐。
现代服务业项目提振消费
进入襄阳华侨城文旅度假区奇梦海滩水乐园,参观人员感受到一阵清凉。
该乐园是华侨城度假区的首个开放项目,6月24日营业,当天即有万名游客蜂拥而至。目前,奇梦海滩水乐园拥有日接待5万人次的能力。未来两年,随着相关游乐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将具备年接待1000万人次的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东津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肖勇认为,现代服务业项目,对于提升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襄城区六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利用50年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红砖房,在保留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旅游打造优质文创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已聚集创意设计、美术馆、影视制作、特色民宿、文化餐厅等20个业态40多家文创企业。今年,园区综合收入将超过3亿元。
樊城区的中通快递鄂西北分拣结算中心项目,集智慧仓储、快递分拣配送、账务结算及设备研发为一体,是鄂西北最高端、最先进的快件分拣中心,直达全国80%的大中城市,可实现1000公里范围内大中城市快件今发明至。该项目运营后,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预计年缴税收700万元。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襄阳市各行各业呈现出全面复苏态势。3月底,襄阳市最大用电负荷和用电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前5个月,该市38个工业大类中,有20个实现当月产值正增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韩犁夫 杨志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