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湖北“企业氧舱”助企渡难关
2020-04-26 09:35:23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政银联手 多举纾困 湖北“企业氧舱”助企渡难关

  购买口罩熔喷布的资金有了!

  玉沙集团,位于监利县的一家传统家纺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利用自身产业链优势,投资上马防护口罩生产线时,遭遇资金紧张的局面。尽管公司负债率较高,建设银行仍打破常规,为其发放2000万元信用贷款。

  打破常规,源于湖北省启动的“企业氧舱”计划——如同呼吸困难、病情加重的患者需要吸氧一样,让受疫情冲击,生存发展遇到难题的企业,进入专门搭设的金融“氧舱”,获得救急的“氧气”——资金。

  3月下旬,“企业氧舱”由湖北省经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与银行联合建设、实施,以各级银政合作为基础,利用金融和非金融工具、政策帮扶等手段,帮助有市场、有潜力,只是受疫情影响产生暂时性困难的企业恢复正常经营能力。

  据悉,玉沙集团是湖北省首批获得“输氧”的企业之一。3月底以来,湖北省在武汉、宜昌、襄阳、荆州、荆门、恩施、十堰、黄冈、咸宁等地陆续启动“企业氧舱”建设,政银多方联合,让一批遭遇暂时困难的企业进“舱”吸“氧”,快速恢复正常经营。

  “入舱”“出舱”一企一策

  3月30日,荆门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与建设银行荆门分行签订合作协议,率先在全省“开舱”。

  “让陷入困境的企业有人管、有人关心、有人帮助解决困难。”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氧舱”借鉴疫情期间方舱医院运作理念,以政府支持为保障,通过财政金融等综合手段,帮助受疫情影响产生暂时性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入舱”?

  据介绍,“入舱”企业主要是原本经营正常,受疫情影响停工时间较长、供应链不畅、上下游资金拖欠、企业资金短缺、生产难以持续,经过帮扶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经营能力的企业。

  “企业氧舱”是为了通过精心帮扶,使企业短期困难得以解决,快速实现正常生产经营。据了解,对于过去就存在长期风险、非疫情冲击陷入困境的企业不予以“入舱”。

  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共同确定“入舱”企业名单。对于“入舱”企业,金融机构100%对接,逐户诊断分析,一企一策,全面提供金融服务,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投放,简化业务办理流程——

  不抽贷不断贷。根据“入舱”企业申请,到期流动资金贷款可以转贷,其他到期贷款展期或调整期限,无法按时偿还利息的贷款可调整为按季、半年或按年结息。

  降低贷款利率。列入全国性、地方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内的企业,贷款利率最低可降至一年期LPR减80个基点,同时还有进一步利率优惠,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个体工商户快贷产品利率4.0025%,抵押快贷、个体工商户抵押快贷的贷款利率3.5675%。

  线上7×24小时融资服务。通过APP、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实时审批、即刻到账。

  提供投行服务。包括经营管理、财务分析、关系链条、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咨询、风险评估、创业辅导和投资支持,以资产证券化工具盘活企业应收账款等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

  维护客户征信。“入舱”企业如果出现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协助申报调整征信报告。

  何时“出舱”?据介绍,政府部门会同银行对“救助效果”进行总体监测、共同评估,若企业恢复正常生产,财务指标向好,经一致同意后“出舱”。

  7383户企业“入舱”吸“氧”

  受疫情影响,位于荆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环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复工复产资金较为紧张。与此同时,一笔贷款即将到期,面临还款压力。

  “入舱”后,银行启动帮扶行动,将贷款本金到期日延后,同时将共3960万元贷款的合同利率下调至3.65%,让企业得以顺利复工复产,同时一年节省利息支出15.5万元。

  金融机构中,建行银行为主要参与方。据悉,截至4月23日,全省建行已金融支持“入舱”企业7383户。针对还本付息出现临时性困难的2455户“入舱”存量客户,建行办理延期还本付息、调整结息周期和还款计划,共计482亿元。针对有资金需求的4796户“入舱”存量客户维持存量授信或追加授信,其中对828户新增授信额度102亿元。

  除了金融手段之外,各项综合帮扶举措也运用其中。

  省经信厅介绍,对“入舱”企业建立救助帮扶机制,协助提升造血功能,指导“入舱”企业做好各类项目申报工作,加大“入舱”企业清欠帮扶力度,协助推动减税降费等项目,督促各项援企、稳岗、扩就业帮扶政策落地。恩施“企业氧舱”为帮助当地茶产业尽快走出疫情影响,推动互联网直播手段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并为客商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交通物流障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通讯员 李小翔 刘争凡)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