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分餐十余年,不是矫情是健康 健康专家建议:家庭养成分餐习惯
“都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咱们家就试一试,看能不能把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坚持下来。”4月6日一大早,市民张女士一家的餐桌上有了一点小变化,每人面前的筷子由一双变成了两双,张女士强调这是家里吃饭的“新规矩”。张女士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第一天还是有些不习惯,夹菜时偶尔会“用错筷子”,但丈夫和孩子对这项规定很支持,大家会相互提醒。
范阿姨家已经坚持分餐十余年。“我们平时两个人在家吃饭,都是分餐吃,每份菜都是盛双份。”4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在范阿姨发来的晚餐照片上看到,筷架上整齐摆放着4双筷子,二人不仅分餐,双筷双勺也是餐桌上的标配。
“有些人会觉得在家吃饭用公筷,是嫌弃是生分是矫情,其实不是,一家人也要分清楚。”范阿姨告诉记者,范阿姨说,在家吃饭用公筷公勺并不麻烦,如果家里人多,可以购买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筷子,方便区分,“既然‘病从口入’,我们更要守住‘舌尖上的健康’。”
大年初三,家住汉阳的彭女士提前结束假期,参与到了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家里就我一人出门,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我主动提出以后在家吃饭要用公筷公勺。”让彭女士意外的是,就连读小学的孩子也为妈妈的建议点赞,“我会坚持下去的。”第一天尝试使用公筷后,小朋友表示两双筷子吃饭很有意思。
在她晒的照片里,每个人面前摆放两双材质、颜色不同的筷子,短的是私筷长的是公筷,用公筷把菜夹到自己的碗里,再用私筷用餐。如今,用公筷的习惯在彭女士家已经坚持了60多天,“大家已经习惯了”。
武汉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李俊林呼吁,许多病原微生物借由筷勺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增加了共餐者罹患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他建议,即使家人健康状况良好,也非常有必要改掉共餐的老习惯,养成分餐或使用公筷习惯。(长江日报记者 张维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