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鄂东明珠”白莲河迎来新生

2019-03-22 16:46:10|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鄂东明珠”白莲河迎来新生

图为:白莲河水库全景。(视界网潘金雄冯美兰摄)

  “深化体制改革,成立管委会,对示范区实行有效管理”;“浠水白莲镇、罗田白莲河乡实行镇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121公里的环库公路2019年必须开工,力争2020年完成”;

  ……

  3月中旬,黄冈市召开白莲河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现场办公会,一道道指令发出,限期完成。

  白莲河水库位于浠水、罗田、英山三县交界处,库容12.28亿立方米,居黄冈第一、湖北省第三,有“鄂东明珠”美誉。“明珠”一度蒙尘,水质恶化,功能丧失,濒临绝境。2011年起,黄冈市委市政府强力整治,终让“明珠”重现光彩。“治理、修复的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在要加快推动示范区建设,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之路。”黄冈市委主要负责人强调。

  白莲河,正迎来新生。

  八年坚持一湖死水重现生机

  一艘可坐七八人的小汽艇停在码头。登艇、解缆、起航,驶向水库深处。一路望去,湖平如镜,水碧如蓝,青山夹峙,湖汊蜿蜒,看不到一处围网,甚至看不到显眼的漂浮物。“好美的湖光山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赞叹。一旁的白莲河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龚智光也忍不住感慨:“变化太大了。”他说,如果几年前来,水面密密麻麻都是水葫芦,再加上围网、围杆,不要说汽艇,小木船都划不进来。

  读材料、看老照片、听讲述,当年白莲河的乱象“还原”到眼前——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体制不顺,管理权分割,白莲河水库逐渐成为各方利益者的“唐僧肉”:水源被10多家小水电站截留发电,浪费巨大,“正规军”白莲河水电厂却吃不饱,汛期抗旱,水库无水可调;10万亩水面,1万多口网箱、2000多处非法设施密布;岸上,400多家养殖场及石材厂等企业的污水直排库中。

  到2010年,水库已持续20多年在死水位下运行,水质从Ⅱ类降到劣Ⅳ类,5万亩水葫芦一望无际。有人说:白莲河死了!

  2011年,黄冈市委市政府回应民声,启动了白莲河综合治理工作:理顺管理体制,收回水库调度权;依法拆除小水电站;根治水葫芦生态灾害;拆除库汊、网箱和非法设施,取消人工养殖和捕捞,渔民上岸;搬迁、拆除岸上养殖场和污染企业……

  这些举措,目标直指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推进难度可想而知。黄冈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定,先后下发20多份文件,投入资金近5亿元,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

  经过8年不懈努力,当年被“判了死刑”的白莲河终于重现生机,水库从90米以下的死水位上升到100米以上的正常水位运行,灌溉、发电等功能全面恢复,综合效益成倍增长;水质大幅提升,基本稳定在Ⅱ类;水面清爽开阔,总体恢复了自然生态模式。

  一位水利专家调研后认为,像白莲河这样生态治理成功的案例,在全国都非常少见。

“鄂东明珠”白莲河迎来新生

图为:当年白莲河水库水葫芦密布,曾被戏称为“白莲河大草原”。(视界网潘金雄冯美兰摄)

  绿色发展才能实现长久保护

  尽管成就巨大,黄冈的决策者们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方面,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基础并不牢固。白莲河库区涉及3县9个乡镇82个村近10万人,其中不少是贫困村。许多群众以往靠水吃饭,如今需要转产转型,如果不能有效引导,治理成果有可能反弹。

  另一方面,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实现长久保护。白莲河水库作为特大型水库,经过治理后在生态养殖、水源供给、旅游开发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必须加快转型,让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2016年起,黄冈市委市政府在狠抓治理的同时,着手推动白莲河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先后批复示范区总体规划、出台支持示范区加快转型发展的16项政策——

  启动环库生态旅游公路规划设计,将库区村20户以上的自然塆连接起来,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打好基础;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考核机制,从2018年起每年安排700万元生态补偿基金,用于库区生态保护、生态移民等费用;

  设立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库区村转型发展,实现市直部门对库区村对口帮扶全覆盖……

  管理局成立湖北万湾湖胖头鱼养殖公司和白莲河生态旅游开发公司,首批80名员工均从库区群众中优先选聘,养殖公司还吸收6万多名村民作为股东,每年分红。

  随着示范区建设启动,白莲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理顺体制统一管理发力未来

  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最大问题是体制仍未彻底理顺。此前,黄冈市将原白莲河水库管理处升格为白莲河工程管理局,赋予其对全域水面的管理权限,为水库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示范区建设更多涉及岸上事务,管理局在权限上就“力不从心”了。“我们只能管水位104.9米以下的地方,范围大概是67平方公里,岸上的事管不了。”白莲河工程管理局局长方振华说。

  按照总体规划,白莲河示范区的核心区面积达286.7公里,涉及3个县。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示范区建设虽已起步,但处于各显神通、各自为政的状态。

  其次是镇区建设问题。白莲河工程管理局所在地,位于罗田县白莲河乡与浠水县白莲镇交接处,是白莲河示范区的核心区。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这里属于双方都不想管、或者都想管又管不了的地方,镇区环境长期“脏乱差”,严重影响白莲河的形象和未来发展。

  再就是环库公路由于规划多次调整等原因,迟迟未能开工,导致示范区的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无法有效展开。

  现场办公会上,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主动请缨,由自己挂帅,解决上面三个“卡脖子”问题——

  下决心彻底理顺体制,设立示范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承担示范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职能;

  尽快编制建设规划,对基础设施、道路管网、市容环境等实行统一管理;

  环库公路加快前期准备,确保2019年开工,2020年建成。“会后第二天,我就到黄冈市规划部门对接白莲河镇区的规划设计工作。据我所知,其他责任部门和涉库3县的负责人也是或去省里汇报,或到现场踏勘落实。”方振华说,这一次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大家都深刻感受到。

  据了解,现场办公会确定的主要工作均在顺利推进中。“白莲河将建成全国首个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体制创新的力度非常之大。”黄冈市委改革办副主任陈红说,他们正在起草系列方案,确保示范区建设实现统一管理、共同发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