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黄友清:心情舒畅最养生
原标题:一日三餐吃食堂 生活随心随性 百岁老人黄友清:心情舒畅最养生
黄友清老人(中)和两个女儿在一起 记者李冀 摄
1918年,黄友清出生在湖北仙桃的一个小镇,鱼米之乡并不能养活一个生育有8个子女的佃农家庭。13岁时,黄友清被送至镇上一户刘姓小手工业者家庭,成为了那家少爷的童养媳,也是家务的主要劳力。1936年,生下大女儿,1956年生下最小的女儿,一生育有8个子女,其中3个夭折。1950年,随丈夫迁居武汉,进入3506工厂成为了一名制作被服的女工。
从童养媳到“先进”
进入3506工厂时,黄友清32岁,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了。“我妈进了厂特别勤劳,主动加班加点。她是负责整烫环节的副工岗位,每天从早到晚地烫衣服。”在小女儿刘贵声的印象里,在旧社会做私塾先生的父亲保持着旧时知识分子的习惯,远离家务劳动,也不料理子女的生活日常。妈妈黄友清,既要上班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带大5个子女。
“我妈性格中有股子韧劲,言语不多,内心却十分坚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备荒备战时期,3506工厂日夜灯火通明,黄友清拼命工作争当“先进”,作为奖品的搪瓷盆、搪瓷碗和搪瓷杯上都印有鲜红的“先进工作者”字样。
1970年,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三线建设”,3506工厂前往蔡甸丘陵地区建设3541工厂。“从硚口到蔡甸山区,我妈妈带头响应。”刘贵声说,刚去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帐篷,后期宿舍也要自己建,路也要自己修,还要去挑堤,厂里天天组织义务劳动,黄友清都积极响应,很长一段时间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黄友清不识字,却明白勤劳致富的道理,凭借着那股力争上游的劲,干好工作的同时照顾好一屋老小。
老年生活随心随性
“我们一日三餐都在机关食堂吃,周末就去食堂买100元左右的小炒,端回家吃。”如今黄友清跟着已82岁的大女儿和女婿生活在水果湖省委附近。黄友清的大女儿刘技声说,如今一家年龄总和270岁的三口人住在一起,生活很随性也很安逸。
每天早晨7点左右,这一家三口陆续起床各自洗漱,在食堂吃过早餐后,就在水果湖附近遛弯。午餐后午休,起床后吃点水果喝点牛奶,三人一起玩纸牌。傍晚时分,再去食堂吃饭。到了晚八九点钟的样子,各自回房休息。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平静而安宁。
“我们没有特别的养生,也没有太憋屈自己,就是想吃吃想喝喝,困了就睡,也不太操心。”刘技声说,他们的饮食以清淡咸鲜为主,日常基本都在食堂吃。“现在没什么好操心的。”刘技声说,生活越来越好,有社保有退休金,衣食无忧,不操心了自然也就不会闹心了。
目前,黄友清的生活日常可以自理,有客人来了还在忙着招呼客人落座喝茶。每天他们仨常在一起聊聊天,“她聊的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记得特别清楚,说话条理也很清晰。”刘技声说。人上了年岁,生活随性,常与人交流,心情舒畅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记者李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