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侨聚中部 企航全球”2025国际企业出海圆桌会在武汉光谷召开。本次会议搭建起政府、侨界、企业、商会四方联动的高端对话平台,通过政策解读、平台授牌、园区推介和深度交流,为湖北企业扬帆出海明晰路径、注入动能。

活动现场
会上,苏里南经济事务与科技创新部常务秘书苏拉克莎分享了当地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机遇,表达了与湖北深化经贸合作的热切期盼;越南中国总商会湖北企业联合会会长方新元带来越南市场的一线实战经验,为企业出海规避风险提供了宝贵参考;泰中湖北青年总商会会长夏津晶深入剖析了湖北企业在泰国的投资的潜力,让在场企业对东盟市场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湖北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华荣致辞
在推动企业出海的政策与措施层面,湖北省商务厅打出“组合拳”,为企业保驾护航。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针对企业出海不同阶段需求,出台涵盖资金补贴、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的专项政策;跨境服务不断优化,联合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压缩企业对外投资备案、外汇结算等流程办理时间,实现“7个工作日内办结”,效率较此前提升60%;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健全,联合中国信保等机构推出“海外投资保险+风险评估”套餐,为企业提供政治风险、商业风险保障,今年1-10月已为湖北省120余家出海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80亿美元。
大会现场,湖北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华荣为省联投集团授予“中国(湖北)欧洲海外综合服务中心”牌匾。该中心依托湖北联投中比科技园优质资源,集经贸合作、科技创新、人才交流、法律咨询与商务服务于一体,将为湖北企业进军欧洲市场提供全链条支撑,助力中欧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同时,省商务厅还计划未来三年在“一带一路”重点共建国家布局10个海外综合服务站,形成覆盖欧洲、东南亚、非洲的服务网络。

授牌仪式现场
推介环节,联投欧洲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敏容重点推介了中国—比利时科技园,其区位优势、顶尖科研环境和优惠政策,为湖北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和品牌国际化提供了绝佳跳板;湖北地矿海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任冯晓薇介绍了湖北地建马来西亚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资源优势,其面向东盟大市场,成为制造业、商贸物流、清真产业企业入驻的优选之地。
主题交流环节聚焦“湖北企业出海新途径、新模式”,多位企业家代表与商协会代表展开深度对话。匈牙利湖北同乡会商会秘书长毕书磊提出湖北可与匈牙利共建面向欧洲的研发中心,商会将升级角色为企业创新合作穿针引线;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汪键探讨了医疗产品出海中技术标准与本地化适配的平衡之道;柬埔寨湖北楚商总会秘书长张大智提出要将“侨”从信息通道升级为赋能平台,构建企业出海风险防火墙;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网点运营总监蒲艾利分享了海外本土化生产、技术授权合作的战略考量;湖北省汽车产业国际投资和贸易促进会秘书长方柳提出要以平台化整合、数字化赋能、标准化引领和金融保险护航,将原本分散的企业力量组织起来,系统性地提升湖北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安琪酵母集团总经理张旭解读了全球供应链重构下贴近市场与整合资源的决策逻辑,以及总部与海外子公司的管理文化融合之道。

企业访谈环节
据悉,今年1-10月,全省进出口总额达6809.6亿元,同比增长21.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13.3亿美元,稳居中部省份前列;湖北新备案对外投资企业177家,对外实际投资额近1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7%,位居全国第4、中部第1;新签合同额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8.7%,位居全国第3、中部第1。平台建设方面,全省已建成11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10亿美元,入园企业近130家,总产值26.3亿美元,带动货物进出口近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战略价值的双提升。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湖北企业出海搭建了资源对接的桥梁,更凝聚了“以侨为桥、以企带产、合作共赢”的广泛共识。湖北省商务厅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强用好境外经贸合作区和海外综合服务站,鼓励企业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同时深化与海外侨社、侨商、侨领的联系,推动湖北企业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为中部崛起和全球经贸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湖北力量”。(文/图 屈克明 曹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