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荆门屈家岭遗址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2024-01-31 09:48:18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屈家岭遗址入选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70年历经4次发掘,持续厘清江汉平原史前文化面貌

湖北屈家岭遗址入选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_fororder_01

屈家岭遗址出土的炭化粟

湖北屈家岭遗址入选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_fororder_02

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

湖北屈家岭遗址入选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_fororder_03

专家考察屈家岭遗址水坝遗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梁刚 摄)

  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成为202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这是该遗址被发现70年来,继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后,斩获的又一殊荣。

  新发现水利系统 见证距今5100年的治水文明

  在论坛汇报会上,考古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陶洋介绍,经过近3年的全面调查和系统发掘,屈家岭遗址发现多组因势而建、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出土遗物、测年数据显示,熊家岭水坝早期坝的年代范围为距今5100年至4900年,是相当成熟完备的水利设施。”相关发现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从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为研究早期人地关系、社会组织等问题提供重要考古依据。

  此外,揭露一座面积约510平方米的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大型“宫殿式”建筑F38,发现有黄土台基和数量众多、规模庞大、建造工艺考究的“磉墩”(磉墩是古建筑基础部分,起承载柱子、柱础以及墙体的作用),是迄今发现“磉墩”的最早形态。

  多位专家点评称,距今5000年前后,在多个史前中心区域发现有大型水利系统,此次屈家岭遗址新发现的水坝将已知史前水坝的年代推至距今5100年至4900年,具有重要价值。大型水利系统是聚落人口、规模及社会复杂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大型水坝的修筑也会增强对自然灾害的调控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对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专家还称,屈家岭遗址新发现的水利设施及高等级建筑、大型中心聚落,是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进程的珍贵物证,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关键样本。

  四次考古发掘 持续厘清江汉平原史前文化序列

  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遗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介绍,屈家岭遗址是湖北考古的起点,1954年遗址被首次发现,1955年、1956年、1989年的三次考古发掘,逐步揭开这里特征鲜明的史前文化面纱。出土大量史前稻作遗存、蛋壳彩陶、磨光黑陶,表明其是长江中游农耕文化的发祥地。

  2015年至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在此开展多学科考古,获取一批重要遗物:大量碳化粟,系长江中游发现最早的粟作遗存;含铜量超94%的铜矿石,为探索我国史前矿冶资源利用提供了线索;已知最早的高温黑彩釉陶,将我国高温黑釉技术提早将近1000年。

  先后四次考古工作,完善了屈家岭遗址的史前文化序列,即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个时期,基本涵盖江汉平原史前文明的主要阶段。

  陶洋介绍,距今5300年前后,油子岭文化首次将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纳入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屈家岭遗址作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油子岭文化聚落,发现最早的快轮制陶工艺和磨光黑陶生产技术、聚“族”而葬的墓地形态等,生动展示了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高度。距今5100年左右,屈家岭遗址率先从油子岭文化嬗变为屈家岭文化。这一时期,水利系统经改造升级,发挥了更大作用,促使聚落规模从105万平方米扩展至284万平方米,缜密的水利系统、规整的环壕设施、高超的建筑工艺,代表这里是长江中游一个新型中心聚落。

  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助力屈家岭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并被连续纳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

  如今,已正式挂牌的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展现史前文明,体验农耕文化”为展示目标,将遗址博物馆陈列展示、考古发掘现场与山水田园风光相结合,形成了集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开放以来,已接待线上访客、线下游客共计数百万人次。农耕文明发祥地正焕发勃勃生机,拥抱现代生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梁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