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襄阳樊城:多元消费活力涌动 “假日经济”繁荣有序
2023-05-11 18:20:2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燕责编:魏寒冰

  近年来,襄阳樊城蓬勃发展的消费经济方式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发展,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集+音乐会” 提升消费品质

  4月28日,建设路21号“造趣市集+青年音乐节”启幕,以“青春不焦虑 音乐共治愈”为主题,打造“文创+音乐”的沉浸式文创消费新场景。这是樊城巧借新兴消费趋势,着力打造以新经济、新业态为主体的城市IP品牌——“嗨·樊城”而策划的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消费“大餐”之一。

襄阳樊城:多元消费活力涌动 “假日经济”繁荣有序_fororder_图片16

“造趣市集+青年音乐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摄影 张沛

  “市集很丰富,吃喝玩乐啥都有!”“音乐节很治愈,青春炫酷超精彩!”当天晚上的活动现场,年轻人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纷纷发出赞叹声。

  “我们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真正让樊城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樊城区团区委书记康泽光介绍,此次团区委通过青年的力量,激发夜间经济活力,繁荣夜间消费市场,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推动城市消费升级。

  场景多元 延伸消费链条

  春末夏初,伴随着服务业逐步回暖复苏,樊城文化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各大景区再次迎来旅游高峰。访古园、逛市集、游乡村等休闲度假线路不断升温。通过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樊城已成为省内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4月底,“游古园风雅之韵秀汉服国风之美”——米公祠2023年“五一”米芾文化国风活动在米公祠景区拉开帷幕。赏国风文化,观古典表演,跟随汉服小姐姐穿越古代园林,讲述历史故事、聆听古琴演奏,在米公祠的每一处角落,都能享受到沉浸式游园体验。

“五一”米芾文化国风活动在米公祠景区拉开帷幕 摄影 李代英

  从“五一”假期开始,樊城区各重点景区、园区相继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主题活动,聚集了众多域内外游客。在樊城区太平店镇宋闸村力帆城市农场,太平店中心小学的老师正带着学生们开展农业科普研学活动;在一号公路沿线,游客们赏花、采摘,尽享田园轻松时刻;在牛首镇长寿岛,游客们抓鲫鱼、摘桑葚、挖野菜,享受纯天然无污染的农家菜品。“樊城区将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在宣传推介、完善服务业态、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擦亮乡村旅游新名片。”樊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

  以文塑旅 挖掘消费潜力

  “五一”假期,随州游客刘先生一家刚到关圣古镇,就被一场古代婚礼深深吸引,“这次不仅有歌舞演出、汉服巡游,还看到了精彩的变脸节目,真是不虚此行!”

  这是关圣古镇连续第三年举办汉服文化节。在喧嚣热闹的小镇街巷,游客能够体验国风汉服巡游、市井杂技、汉服之夜舞台表演、水上婚礼秀等活动,感受诗情画意慢生活。“关圣古镇融合了各种表演,很有特色,能让游客停留更长时间。”樊城区文化馆馆长马鹏飞表示,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引领性的文旅项目,建设城市多元休闲消费“新地标”,有助于优化和提升文旅格局,助力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圣古镇景区举办第三届汉服文化节 摄影 何家虎

  樊城区文旅局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樊城区共接待游客48.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7亿元,较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24.38%和24.67%。

  商圈经济 掀起消费热潮

  今年“五一”假期,樊城区消费氛围浓郁火爆,商超餐饮人流如梭。据樊城区商务局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樊城各大商场超市销售总额达900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1%。

  5月1日,晴好的天气引得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商圈街区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消费景象。许多家长趁着商场店铺“五一”促销活动,带着孩子购置新衣服、新鞋子,或是享受假期亲子时光,在儿童乐园内游玩,气氛十分和谐融洽。

“五一”假期市民选购休闲零食 摄影 赵金声

  “为迎接‘五一’客流,店里不仅提前采购了充足的食材,还通过增加人手、调整营业时间抢抓假日商机。客流量比平时多了两三倍,营业额也十分喜人。”樊城区民发广场一家餐饮店店主开心地说。

  樊城区商务局局长刘清平表示,下一步,将转变以往单纯以消费券、打折促销活动等拉动消费的模式,着力打造和设计更多的消费场景,满足和提升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实现商品保供、商家促销、拉动消费的多赢格局,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 杜元 徐琦 李冠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