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湖北四部门联手重拳打击虚开骗税
2021-09-09 10:18:41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周经韬

  原标题:我省税务、公安、海关、人民银行展开专项行动 四部门联手重拳打击虚开骗税

  四部门联手,跨省域协作,利用大数据侦查,打头挖根、摧网断链。9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介绍税务、公安、海关、人民银行联手重拳打击虚开骗税情况,认为两年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跨部门跨省域协作

  现代经济不局限于一市一省。打击虚开骗税,也需要多省协作。国家税务总局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也参与其中。

  该特派办副特派员周家喜介绍,目前工作范围覆盖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及深圳“六省一市”。在两年专项行动中,广州特派办按照国家四部委的工作要求,加入“六省一市”四部门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11月加入到湖北省领导小组中,发挥特派办的稽查撬动作用。

  两年来,广州特派办充分发挥跨区域机构的独特优势,与辖区内四部门紧密配合,严厉打击“假企业”虚开发票、“假出口”骗取退税、“假申报”骗取税收优惠,共直接立案查办企业854户,认定虚开发票等抵扣凭证16万余份,涉及金额485.45亿元,挽回税款损失38.17亿元,协助公安抓获犯罪嫌疑人438人,成功查处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具有典型特征的大要案,进一步彰显了国家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震慑作用。

  武汉海关缉私局副局长彭正德介绍,依托四部门联席会平台,武汉海关加强与公安、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执法协作,共同开展风险研判,及时移交案件线索。向税务部门通报出口退税管理的行政案件19起,案值近3亿元;其中3起被列为督办重点案件,涉及案值2.83亿元,涉嫌骗取出口退税额1413万元。向公安机关通报及移交案件线索2条,涉案金额约2.3亿元。同时还积极推进合成作战机制,对发生在进出口环节虚开、骗税及其他犯罪案件采取联合办案,实行集群式打击,提升办案效能,推进多元共治。

  公安主动与税务、海关和人民银行等部门加强协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高效衔接。省公安厅副厅长胡甲文介绍,荆州公安与税务协同作战,成功破获“楚剑五号”虚开案,一举打掉长期盘踞在公安县的虚开犯罪团伙。

  用大数据侦查

  大数据,不仅是与生意相关的热词,对四部门而言,更是一种侦查手段。

  省公安厅利用数据侦查,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引领精准打击。胡甲文介绍,黄石公安机关通过数据侦查,破获某再生资源公司虚开案,查明虚开金额11亿元,挽回税款损失5000余万元。

  人行武汉分行副行长张鉴君介绍,根据省税务局下发的集中打击案源,该行有效开展涉税案件协查,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出协查申请,利用大数据查询案件6起,为公安机关和税务部门拓展案源、锁定对象、固定证据、精准打击提供了支持。

  打头挖根,摧网断链

  海关部门在专项行动中具有时间优势、位置优势、资源优势,同时,具备行政和刑事执法权。彭正德介绍,走私犯罪往往与虚开、骗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相交织,在积极组织开展“国门利剑”专项行动的同时,武汉海关充分发挥缉私情报优势,着眼“打头挖根,摧网断链”,严厉打击进出口环节各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侦办各类涉税走私犯罪违法案件60余起,案值超50亿元,涉税超6亿元,从中发现并经营了多起涉及虚开、骗税、洗钱等犯罪案件线索;还查办了申报不实影响出口退税管理案件32起,案值2294.65万元,涉及可能多退税款291.59万元。

  打击虚开骗税没有终点。省税务局总会计师覃木荣表示,今年是两年专项行动收官之年,但不是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活动的终点。四部门五单位一致认为,在打好收官战役的同时,继续坚持从维护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出发,落实“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要求,尽快建立预防打击虚开骗税的长效机制。今年工作重心是为增值税专票电子化工作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坚决防范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活动向电子专票以及电子普票领域蔓延。一经发现,从快从严坚决予以查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爱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