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丰”景明媚 农业大省奋力迈向农业强省
2021-07-01 13:37:49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谆谆叮嘱:“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地处华夏腹地、长江中游的湖北,沃野千里,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荆楚儿女筚路蓝缕,荆楚农村旧貌换新天。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在新发展理念的涵养下,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支持 “三农”发展,湖北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新局面,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1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丰”景无限明媚。

  辉煌的历史,承载着昨日的兴盛,喷薄着奔向未来的精神力量。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眼下的湖北,胸怀“国之大者”,着眼“两个大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住农村“战略后院”,奋力谱写“农”墨重彩的新篇章。

“丰”景明媚 农业大省奋力迈向农业强省_fororder_01

荆门市东宝区石桥驿镇、仙居乡一带稻田色彩斑斓。(徐敏 朱俊波 摄)

“丰”景明媚 农业大省奋力迈向农业强省_fororder_02

霏霏细雨中的罗田燕儿谷朦胧如诗,如梦似画。(梅涛 摄)

  找准坐标 坚持“重中之重”不动摇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14亿人口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北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这一历史性命题——

  巩固粮食产能,端牢“中国饭碗”。粮食产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23.8亿斤,增长到2020年的545.4亿斤,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8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调优种植结构,稳住种植面积。传统单双季稻混作变为一季中稻为主,小麦生产向优势区集中,确保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00万亩、1600万亩左右。

  完善制度供给,激发种粮热情。重农强农富农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购机补贴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推进绿色发展,稳粮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集成示范40余种“粮食+”模式,优选30种绿色高效模式形成技术规范并出版发行,立足区域特色畜牧、水产品,创新集成生态高效种养模式,亩平节本增效突出。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和落后不懈斗争的百年奋斗史。

  湖北是全国脱贫攻坚重要战场,响鼓重锤、尽锐出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历时8年,全省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8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地区“造血”功能显著增强。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力度,形成“四座茶山”“四条水果带”“三大药谷”的“443”特色产业布局,37个贫困县发展54个扶贫主导产业,76.6%以上的贫困户依靠发展产业脱贫。

  脱贫群众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37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266元增加到12911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勤劳致富成为普遍共识。

  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湖北实施”——

  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

  持续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围绕保多样、保质量,落实“菜蓝子”负责制,巩固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重中之重’不动摇,必须在大历史的进程中,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在变局中应对新挑战,在危机中抢抓新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吴祖云坦言。

“丰”景明媚 农业大省奋力迈向农业强省_fororder_03

鄂产淡水虾闯荡海外市场。图为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线精心分拣包装出口的淡水虾。 (张鸿 何长青 摄)

“丰”景明媚 农业大省奋力迈向农业强省_fororder_04

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黄牛岩农民利用梯田建设青云顶茶山小镇,发展农旅融合产业,让游客体验茶文化、观赏三峡大坝胜景。(陈勇 摄)

  保持耐心 用好农村改革法宝

  纵观我国农村改革历程,每一次改革突破,都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不断深化。从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至实行市场农业体制;从取消农业税,至实行种粮补贴;从生产关系改革到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从发展传统农业,至建设现代农业;从农村内部改革突破至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从夯实经济基础,至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改革,农村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激活主体、激活市场、激活要素,创新体制机制,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

  多年来,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主线,湖北探索并不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

  2012年,我省出台《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在全国首创“三权分置”,即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

  201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正式将“三权分置”理论写进指导思想。

  至此,湖北实践上升为中央政策,“三权分置”成为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湖北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现“家底清、账目清”;全面确认集体成员身份,明确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收益的“受益人”;全面建立集体经济组织,赋码发证,扭转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以来“有名无实”的局面;持续加强集体资产监管,全面启动化解村级债务工作。

  荆楚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招商引资、村企联合、资源入股等方式引进外部要素,整合内部资源,发展农业产业,推动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2020年,全省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80.8亿元,村集体股金分红累计达到14.6亿元。

  “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农村改革发展要有充分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既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也要做到蹄疾步稳、审慎稳妥。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局长张清林表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必须始终用好深化改革这一重要法宝。”

“丰”景明媚 农业大省奋力迈向农业强省_fororder_05

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将柑橘“吃干榨尽”,生产橘子罐头、脐橙酒、脐橙茶、脐橙饼等30多个产品。图为柑橘罐头自动化生产线。(郑家裕 摄)

“丰”景明媚 农业大省奋力迈向农业强省_fororder_06

今年5月,襄阳市南漳县清河管理区雷家巷村抢收有机小麦。该有机小麦亩产650斤,产值较普通小麦高660至700元。(熊明银 摄)

  坚定信心 扛起农业产业强省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迈入2021年的湖北,“农业产业化”成为高频词。

  1月31日,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月3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是制约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强省建设;

  4月2日,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提出,刻不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出台《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重点打造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道地药材等10条农业产业链;

  6月9日,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加快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力推动从“卖资源”走向“卖产品”“卖品牌”“卖技术”“卖文化”;

  6月23日,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农业产业化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再次吹响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抬高全域发展底板的进军号角。

  “三农”的春天到来!围绕打造能“产”会“卖”的农业全产业链,省市县上下联动,政企银密切协同,产学研一体推进,打出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组合拳,农业产业链建设全面起势——

  建立农业产业化工作推进机制。8位省领导挂帅“链长”,协调制约产业链发展的难题、补齐短板。7名院士领衔专家组组长,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产业链分别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牵头负责,每条链组建一个工作专班,由一名厅级负责人担任联络员,配备一个业务处室,产业链推进情况定期向省联席会议汇报。

  着力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全力以赴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全力以赴打造整合一批农业品牌,加快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全力以赴补链延链强链,从单一的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精深加工、贸易、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拓展,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全力以赴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农富农,让更多农民深度融入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营造全省上下推进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湖北把龙头企业发展纳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及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每年对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产值总量和增量靠前的县市区通报表扬,并在项目资金安排时给予倾斜。

  “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农业产业强省的大逻辑、大前提、大抓手。”吴祖云表示,“十四五”时期,全省“三农”战线将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建设特色大基地,强化科技大支撑,全心培育大龙头,开展全域大招商,着力擦亮大品牌,推动产业大融合,创新要素大集聚,打造旅游大田园,最终实现“三农”大提升,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抬高全域发展的底板。

  躬逢伟大的时代,没有理由不自信豪迈。

  无愧历史的重托,奋斗党的千秋伟业。

  湖北“三农”将为全省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向着建成农业强省、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奋勇前进!

  (撰文: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