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五个中心”锚定武汉“十四五”发展蓝图
2021-04-29 10:10:56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李玥

“五个中心”锚定武汉“十四五”发展蓝图_fororder_01

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承载着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任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十四五”期间,武汉将深入落实省委“一主引领”发展要求,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强化“一主引领”龙头作用

  “十四五”期间,武汉将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建设“一城、一圈、一群、一带”,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做强武汉龙头地位。围绕“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全国拓展功能,持续扩大影响半径。

  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以畅通都市圈公路网、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为先导,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武汉新港建设为抓手,依托武鄂、武咸、汉孝、武仙洪等发展廊道,形成城市功能互补、要素优化配置、产业分工协作、交通便捷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武汉都市圈。

  辐射带动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依托光谷、车都、空港、新区等产业集聚区,发挥武汉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销售市场等对全省发展的服务带动功能。突出武汉城市圈集聚、引领、撬动、辐射功能,加强与“宜荆荆恩”“襄十随神”城市群规划衔接、优势互补和布局优化,实现同频共振、联动发展,形成“头雁引领、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作用,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拓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广度与深度,打造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发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作用,强化中部地区“一中心、四区”战略定位。

  到2025年,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实现进位,人均GDP达到16万元,建设用地亩均GDP达到80万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迈入全国前五;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常驻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0%以上,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都市圈,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畅通创新策源“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179”为抓手,打造“一中心三高地”。

  “179”即突出“1个东湖科学城、7个湖北实验室、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集中布局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型大学等,打造研发转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商务三大板块。

  聚焦光电科学、生物安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取成为国家实验室。

  加快推进和谋划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设施(武汉光源)、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六链铆合”,统筹抓好原创性突破、应用性转化和规模化量产,聚焦重点产业的高端领域、关键环节,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打造一批核心、高端、基础领域“国之重器”。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引育,营造“热带雨林式”最优创新生态,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实现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建立自主、协同、开放的创新生态。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965”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全国经济中心功能。

  推行“三大计划”,即支柱产业壮大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现代服务业升级计划。

  实施支柱产业壮大计划,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强力推进制造强市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武汉制造影响力和竞争力。到2025年,武汉市工业占比保持在27%左右、工业投资累计超过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00户,基本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成为全国产业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先行地、转型升级样板地。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构建一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长引擎,推动产业有机更新、迭代升级。强化重点产业基地引擎作用,打造全球领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打造中国航天产业第三极,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依托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完善“一城一园三区”布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和方向,集中力量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四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六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

  实施现代服务业升级计划,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打造中国服务名城。加快建设新零售之城、综合物流枢纽、区域金融中心、世界“设计之都”、中国特色软件名城、国家级会展中心等,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千亿级服务业产业集群。着力锻造武汉质量、武汉标准、武汉品牌,增强企业活力和实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即9大支柱产业集群:“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绿色环保、文化旅游、现代金融;6大新兴产业领域: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5大未来产业方向: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

  加快建设数字武汉

  武汉将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构建良好数字生态。

  推动数字产业化。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聚焦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关键算法等关键领域,加快前沿技术布局,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数字化。依托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广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武汉·工业互联网),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

  推进数字经济“573”工程,即发展五大数字“新基建”。建设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存算一体数据中心、城市物联感知体系,推进工业互联节点成网,超前部署卫星互联网,形成适应产业经济和超大城市治理要求的坚实数字经济底层。

  发展七大数字“新产业”。聚焦 “光”产业,在5G芯片、光纤光缆、传感器、光器件、终端及应用、激光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芯”产业,建设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加工、封装测试、产业化应用的全产业链;聚焦“屏”产业,发展印刷显示、M-LED、3D显示等前沿技术,形成国内最先进的全尺寸面板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聚焦“端”产业,推进高端平板、手机、PC、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数字家庭、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无人机、物联网终端等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与应用;聚焦“网”产业,发展网络安全、工控安全、移动安全、网络与边界安全、安全芯片等自主可控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聚焦“云”产业,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为先导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聚焦“智”产业,推进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与应用。

  发展三大数字“新融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促进产业和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消费升级集聚地、国际消费承接地、线上消费结算地和新型消费示范城。

  促进传统消费提档升级,重点打造2个至3个国际地标性商圈,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商业生活圈,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打造新业态新模式策源地、消费新场景,培育“首店首发经济”、会展经济等消费新热点,拓展艺术商圈、夜间经济、街巷经济等商业空间,建设一批“夜武汉”地标。

  畅通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水港、陆港、空港统筹发展,加快多式联运大通道及设施、集疏运体系和服务集约集合,加速融入全球“1、2、3天”快货物流圈。

  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即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阳逻港建设和一体化运营,同步推动其他港口物流枢纽特色化发展。开拓国际航运通道,完善国内转运网络,构建多样化内贸运输新通道。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提升铁路集装箱、特货、快运分拨作业功能,建设中欧班列中部集结中心。突破性发展武汉北部、南部多式联运走廊,构建“一环八向”铁路货运网。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双枢纽”建设,开辟国内主要城市、亚太、欧美的全货机航空货运线路,构建“全货机+腹仓带货”发展模式。打造国家航空货运组织中心,推动陆空联运创新发展和临空临港产业聚集。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生产集聚区及武汉综合运输网络,着力构建现代供应链服务网络,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大宗商品物流、农副产品物流和危化物流,推进物流与制造深度融合。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武汉国际贸易城及武汉综合运输网络,着力构建面向国际、国内和区域商贸服务网络。

  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

  武汉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的“十字”主轴交汇点,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获批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

  武汉将“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围绕“一城三圈三枢纽”,实施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工程,推动城市圈“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构建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综合交通网,建设新时代“九州通衢”。

  “十四五”期间,武汉计划完成约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轨道交通),推动近400个交通项目。主要投向“完善陆港功能、提升水港枢纽能级、加快空港协同发展、打造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健全便民利民市域交通运输体系”等五个方面。

  公铁路通道方面。开工建设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至宜昌段、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铁路通道;推动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武汉绕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改扩建工程、沿江高速公路武汉至松滋段、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段、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武汉段、武汉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等一批公路通道项目。

  水运通道方面。推动汉江蔡甸至汉川二级航道整治工程,推动阳逻港水铁联运二期、阳逻港三期扩建工程、经开港多用途公共码头、江夏港散货码头、武汉港白浒山港区民生LNG项目等水运枢纽项目。

  加快空港协同发展。建设天河机场三跑道及配套停机坪工程、二号航站楼改造工程、航空物流服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

  打造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推动武汉邮件处理中心、武汉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武汉邮政跨境医药保障应急中心、盛辉分拨处理中心、韵达快递武汉分拨中心、德邦快递华中总部智慧产业园、中通快递华中(武汉)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

  市域交通运输方面。新建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12号线、7号线北延线、16号线等;建设东西湖公交停保场、范湖公交综合调度中心、后湖体育中心等20处公交枢纽站;建设一批公共配送中心,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

  建设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构建全方位保护、全流域修复、全社会参与的长江生态共同体,不断促进生态系统质量总体改善。

  保护修复江河湖库湿地生态系统,着力治理长江、汉江干支流水污染,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和建设,健全江河湖泊生态用水保障机制。推进“江豚重返长江”计划及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实施长江、汉江武汉段重点水域“十年禁捕”。

  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深化工业生产、移动源排放、扬尘、燃煤四大污染源治理,统筹抓好细颗粒物(PM_2.5)、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控,实现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实施“清源、清管、清流”行动,以“三河三湖”、东沙湖、汉阳六湖为重点,深入推进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2025年,建成区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V类湖泊。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强化土地空间布局管控和未利用地环境管理。

  锚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北峰南泽”的生态框架。构建全域生态水网,提升湖泊公园绿化景观水平,打造江湖相济、湖网相连的城市水道。加强沉湖等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东湖、后官湖、安山、杜公湖等湿地公园提档升级,新改建一批湿地公园及小微湿地。以三环线防护绿地、外环线防护绿地为纽带,以六大放射型生态绿楔为依托,构建蓝绿交织、清新富氧的城市绿道,实施山体透绿工程,建设九真山至九峰山的东西山系生态人文廊道,因地制宜造林绿化,扩大生态空间。

  加快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东湖生态绿心等亮点滨水区块建设,推进三环线生态带公园群及市属公园改造提升,逐步形成生态结构完善、滨水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态景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和具有湿地花城特色的公园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