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沉湖湿地生物家底摸清:新发现物种739种 武汉六成鸟类能在沉湖看到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貉。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河麂。
沉湖湿地新发现的维管束植物扁秆荆三棱。
5月23日出炉的一份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刷新了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的“生物家底”。在武汉这处“头牌”湿地,新发现并记录到的物种多达739种。
该调查成果来自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携手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大学、湖北众森生态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以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为例》。
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鹏介绍,本次调查采用了无人机搭载多镜头及红外摄像头、布设红外相机、环境DNA等多种新方法,并结合样线、样方等传统调查方法完成。参与调查的专业人员有30余名,调查范围涵盖维管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10类生物。
通过调查,新发现并记录到蚱蝉、栗山天牛、宽边黄粉蝶等昆虫340种,完善了沉湖湿地昆虫物种的调查记录。
新发现扁秆荆三棱、垂穗薹草、具刚毛荸荠、三棱水葱、水马齿等维管束植物248种,使沉湖湿地记录到的维管束植物累计达到572种。
新发现并记录到13种鱼类,包括鱊(yù)属、唇(鱼骨)(huá)、蛇鮈(jū)、似鱎(jiǎo)、达氏鲌(bó)、华鳊(biān)、黄尾鲴(gù)、子陵栉(zhì)鰕(xiā)虎鱼、刀鲚(jì)、间下鱵(zhēn)鱼、黄䱂(yǒu)、暗纹东方鲀(tún)、鳗(mán)鲡(lí)。这些鱼类都是专业人员通过采集游离在湖水中的鱼类DNA,进行基因测序与数据库比对发现的。
新记录的鸟类有7种,包括红脚田鸡、青脚滨鹬、红脚隼、淡色崖沙燕、栗背短脚鹎、远东树莺、红尾斑鸫。
至此,沉湖湿地累计记录到的鸟类达271种,占同期武汉市鸟类总种类的61%。沉湖湿地面积11579.1公顷,仅占市域面积的1%。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此次新发现两栖类、爬行类新物种各1种,分别是中国林蛙和双斑锦蛇。
本次调查中,红外相机共拍摄到兽类6种,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貉、河麂以及野生动物野猪、东北刺猬、黄鼬、蒙古兔。历史资料表明,沉湖湿地总共“藏”着兽类29种。
本次调查的技术顾问、湖北大学教授李中强表示,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的原因有三:一是可能采用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不同;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增强,许多珍稀物种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三是沉湖湿地持续开展的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为干扰减少加上生态环境向好,使其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日趋完善。
近几年,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大力实施退渔还湿和生态修复。截至2022年底,共有7.8万亩水面退出养殖,2.1万亩退化湿地完成生态修复。今年1月,湖北省湿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显示,沉湖湿地越冬水鸟数量达10.4万余只,创历史新高。(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孙姝 刘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