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逊湖畔,绿树成荫,宽阔的大道延伸向城市中心。籍鹏飞 摄
1994年7月,庙山开发区举行招商引进新闻发布会。詹洪 摄
充满生机的江夏经济开发区。魏松 摄
鸟瞰江夏经济开发区。舒运平 摄
东接光谷,西连车谷,北临汤逊湖,南望青龙山。在状如一只浴火凤凰的江夏区地图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江夏经济开发区,正位于那高昂的“凤首”。
从1992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成立,到2022年提出打造全国车光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区,江夏经济开发区立志做优南光谷,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它是改革开放壮举的见证者:30年间,江夏经济开发区从汤逊湖畔的一个小渔村,蝶变为如今连续5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的创新发展高地,从无到有发展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和互联网+”六大产业集群,成功书写了长江中游“浦东传奇”的壮丽篇章。
它是江夏区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经济基础雄厚,科教实力强劲,创新创业热潮涌动。2021年,江夏区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江夏经济开发区GDP便超800亿元,占全区80%。不仅位于“凤首”,它是名副其实的金凤之首。
它是江夏人担当实干、笃行不怠的性格缩影:30年间,版图不断扩大,交通不断织密,企业不断涌入,人才不断聚集,科技不断升级……每一天,争先与拼搏,实干与创新,都在江夏经济开发区交织上演。
它是全市经济开发区中的颜值担当:山水相映、风光宜人,新城区面积最大的公园坐落在文化大道与金龙大街的黄金十字交点。每当早上太阳初升,湖面上一片流光溢彩,和这片“流金淌银”之地相互交融,美不胜收。
造就这片活力热土的,是构建对标一流、“敢想、敢试、敢干”的眼界格局的必然结果;是各级高度重视、规划引领、供地保障、创新驱动、机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各职能部门作风扎实、同心协力,全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的必然结果……
30年筚路蓝缕,30年勇立潮头,30年硕果累累。如今三十而立的江夏经济开发区初心不改,朝着夺取全省同类开发区榜首、冲刺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奋楫扬帆。
30年发展大事记
□ 1992年10月
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范围延伸至武昌县(现江夏区)庙山地区,批准成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下称庙山开发区),成为我省设立的首个县级开发区。
□ 1992年12月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和庙山小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12月21日,正式挂牌办公。
□ 1994—1999年
武昌县(现江夏区)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开放引进的规定》《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投资指南》《关于扩大开放引进的若干优惠政策》等,为庙山开发区的发展步入正轨提供了政策支持。
区直有关部门相继在开发区设立了部分机构——财政所,国税、地税分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和金融派出机构等,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 1999年
庙山开发区拥有各类企业近100家。
□ 2001年10月
江夏藏龙岛科技园区成立。
□ 2001年
市政府批准庙山开发区将纸坊街道的邬树、幸福、向阳、普庵和麻雀湖养殖场“四村一场”拓展为庙山开发区的规划范围。
□ 2004年11月
庙山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江夏经济开发区,被列入保留的省级开发区。
□ 2005年2月
江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辖庙山办事处、藏龙岛办事处。
□ 2005年
大桥新区办事处成立。
□ 2011年
金港新区办事处成立。
□ 2018年2月
江夏经济开发区职能机构进行重新整合,组建实体运行的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按照“一区四园、多极增长”模式,下设四个产业园,即: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大桥现代产业园、金港汽车产业园。
□ 2021年
江夏经济开发区GDP总量超过800亿元。
(撰文:王夫之 姜亮平 张晟 杨晓雨 张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