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武汉所有方舱医院配备中医专家

2020-03-04 11:33:23|来源:长江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3位院士带队、5批中医国家队集结 全国最强中医力量齐聚武汉 所有方舱医院配备中医专家

武汉所有方舱医院配备中医专家

武汉首个中医方舱医院首批患者出院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最强中医力量齐聚武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中西医并重的要求,发挥中医智慧,彰显中医力量,成为武汉战疫的一支主力军。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目前,全国各地共派出4900余名中医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到3月3日,由3位院士及多位中医大家领衔,已有5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

  在江夏方舱医院,380名病人无一例转为重症。目前,武汉所有的方舱医院,都配备2至3名中医专家。

  中医力量

  5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抵汉抗击疫情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领中医国家队到汉,进驻市金银潭医院。这是第一个进入武汉的国家中医医疗队,也是第一个接管重症病区的中医医疗队。由此开辟中医药抗击疫情的新战场。

  这两个“第一”,对黄璐琦院士是沉甸甸的职责与使命。抵汉当晚,他即要求,尽快投入到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去。1月29日上午,金银潭医院将南一区病房的医疗工作交给中医医疗队。当天,病区的患者服上了中药。

  2天后,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带领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到汉。56岁的张忠德,人称“德叔”,抗击非典时期,他为保护同事,抢在一线为患者插管,不幸被感染,生命垂危,遗书都已放在枕头下,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救治,奇迹般地康复。

  这次德叔的任务之一是援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建病区,在他接手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占比超过95%。他的目标就是中西医协同作战,打好组合拳。

  到汉1个多月,他瘦了9斤,一张“德叔”对比图在网上流传,原本精神抖擞的他“瘦到脱形”。工作强度大,他一笑而过,“只不过刚出隔离病房脸上有压痕”。

  早在1月21日,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抵达武汉,成为最早一批到汉参加抗击疫情的中医专家。

  2月中旬,刘清泉考察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后,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写报告,提出了以中医为主,中西药结合,“包舱”治疗轻症确诊患者的理念,武汉首个中医方舱医院诞生。

  2月12日,已是7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挂帅,带领209名医护人员,进驻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张伯礼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刘清泉担任院长。而这209名队员,由天津、江苏、湖南、河南、陕西五省市派出,成为第三支国家中医医疗队的班底。

  2月17日,第四支国家中医医疗队由来自上海、吉林、广东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他们进驻雷神山医院的四个病区。在这些病区,中医药治疗率100%,中药使用率100%,针灸治疗率42%……

  2月21日,第五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共151人抵达江夏方舱医院B区,再度增强中医力量。

  中医智慧

  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对症下药

  1月24日除夕之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带领国家中医专家团队抵达武汉。

  进入武汉后,专家团队一刻也不停歇,进医院、入社区、看病人,针对疫情优化中医治疗方案。仝小林说:“通过对百余例发热门诊、急诊留观及住院病人的临床观察,在疾病分期、不同转归以及应对策略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医治疗部分,吸收了仝小林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研究成果。

  仝小林也是非典时期的功臣。他创制了“SARS-肺毒疫四期八方”的辨治方案,其中11例纯中药治疗的经验,被写进世界卫生组织《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试验》报告。

  其实从第三版开始,诊疗方案已把新冠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从第一版到第六版,在全国中医专家们的努力下,诊疗方案在中医治疗上也越来越具备指导性和实用性。

  诊疗方案凝聚了多位中医大家的智慧,由多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第一时间深入临床救治,边观察边总结,形成中医治疗方案,不断纳入最新的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指导全国中医药救治工作。

  黄璐琦院士带领团队制定并多次优化了中医诊疗方案。他说,只有到第一线,了解病情和救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与一线医护人员面对面沟通,才能让中医药发挥最好的救治作用。

  到第六版诊疗方案,中医对患者的分型已和西医一致,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症。这样西医医生也能对接,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使用中药治疗。

  第六版关于中医治疗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医学观察期推荐使用中成药。临床治疗期推荐了通用方剂“清肺排毒汤”,并分别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复期从临床表现、推荐处方及剂量、服用方法3个方面予以说明。

  中医成效

  中西医结合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

  每天上午,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病区里都会响起舒缓的音乐,医护人员和患者一同操练中医康复操——八段锦。

  “做完很舒服,身体暖暖的,精神了许多。”不少患者说。练八段锦的视频被发到网上,成了“网红操”。

  除了八段锦,江夏方舱医院内,所有患者使用中药汤剂,一台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车,根据病情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用药需求;针对发热、咳嗽、症状消失和焦虑的患者,准备了4款中药,有的患者需要个性化治疗,还会单独配方。

  疗效如何?380名病人无一例转为重症。张伯礼院士说,中药的主要功效是调节免疫功能,使用中药治疗,可减少中度病人向重症的转化,稳定重症的血氧饱和度。他不鼓励人人吃中药来预防。

  “感谢德叔,是他和他的医疗团队,挽救了我的生命。”2月18日下午,57岁的任女士走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楼。任女士已是张忠德带领的中医团队治愈的第50名患者。

  在2月14日湖北新闻发布会上,张忠德拿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截至2月13日12时,广东中医医疗队共收治116名病人,其中108例是重症、危重症,105例服用中医药后病情明显改善……

  2月20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张伯礼院士、刘清泉教授团队的成果,在武汉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两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临床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降低27.4%。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医在参加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第一次,中医药治疗逐渐成为一支‘主力军’。”张伯礼院士说。

  目前,武汉所有的方舱医院,都配备2至3名中医专家,并同步配送中药汤剂和中成药。(长江日报记者 刘睿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