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武汉三步走实现“床等人”

2020-03-03 12:06:03|来源:长江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医院、方舱、隔离点各司其职 治疗关口前移 合理配给医疗精英武汉三步走实现“床等人”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多渠道扩增收治床位,保障新设床位救治能力。截至2月29日,定点医院床位、方舱医院床位、隔离点床位三类床位均实现“床等人”,为提高治愈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数据显示:

  医院(定点、扩增及其他)可使用床位26911张,其中空余床位6704张;

  方舱可使用床位13467张,其中空余床位7255张;

  隔离治疗点可使用床位11172张,其中空余床位7482张。

  全市筹措治疗床位总数达5.1万余张,不同点位空床都在6000张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隔尽隔的要求。

  真正实现“床等人”,武汉在全国上下的支援下,走好了这三步。

  第一步:医院、方舱、隔离点各司其职 形成救治“闭环”

  定点医院主攻救治重症患者,方舱医院收治轻症病人,隔离点以隔离亲密接触者和康复者为主,形成了治疗、隔离的救治“闭环”。

  武汉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从最初的第一批2家医院到第五批增至48家医院。30多天内,全市各类医疗机构筹集了2.6万多张床位,成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

  作为第一批定点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经过6次改造,现共有住院患者202人,空置床位120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拿出了2000张床位,成为床位最多的定点医院;民营医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主动请缨,提前开业,筹集1060张床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星夜抢建,共提供2500张床位,为重症救治力度再加码。

  2月3日晚,武昌区洪山体育馆、江汉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东西湖区武汉客厅这首批3家方舱医院连夜启动改建,48小时内改建完成。中国保利集团等爱心企业捐赠近万张床铺、数百种生活物资,从四面八方及时送来。2月5日晚,首批3家方舱医院陆续开始收治病人。

  截至目前,武汉建成16家方舱医院。实现“应收尽收”,方舱医院“功不可没”。

  筹措隔离点,让居家隔离者全部隔离观察,是真正阻断家庭传播的关键一环。全市各城区将具备水电气和清洁排污保障条件的宾馆、酒店、学校等场所,迅速改造为集中隔离点。为避免交叉感染,实行“一人一间”单独隔离。同时每个隔离点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对入住人员进行24小时医学观察,一旦病情发展及时转运入院。

  2月18日,在我市已有隔离点的基础上,又征收16所省属高校将作为储备隔离点,共计床位15000张。截至目前,全市筹集7万张隔离点床位。

  第二步:应收尽收 治疗关口前移

  “床等人”,既要有床位,更要把需要救治、隔离的人“锁定”。

  武汉市关闭离汉通道后,由于医疗资源不足,部分疑似患者只能采取“居家隔离”的措施。受社区医疗卫生资源限制,“居家隔离”效果有限。

  2月1日,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紧急通知,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进行分类集中收治和隔离,成为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转折点。

  2月17日起,全市开展了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在2月20日完成5个“百分之百”工作目标。即:确诊患者百分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

  在新浪微博上,有一个关于“肺炎患者求助”的“超话”,网友可将求助信息发到这个“超话”下,再由微博管理员传达给政府相关部门。疫情发生后上面的求助信息几乎没有断过。

  2月18日,微博管理员欣喜地发布:“经站方统计与核对,肺炎患者求助超话在2月17日24小时内收到的关于新冠肺炎未收治的求助信息为零。”

  据统计,2月9日打响应收尽收攻坚战以来的10天,就收治了约2万名患者入院治疗。2月21日起基本实现了“床等病人”,目前床位已实现富余供给。

  第三步:配给医疗资源提升治愈率 加速病床“流转”

  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充足的医疗资源是重中之重。目前,全国已派出4.2万名医疗精英来到武汉抗疫一线,极大缓解了医疗资源的紧缺。医护人员对患者精心照顾、治疗,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作出了巨大贡献。

  武汉市第七医院医务办主任郭险峰介绍,该医院得到河北省医疗队的支持后,一步步取得抗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2月中下旬首次达到在院、出院人数平衡,目前出院患者越来越多,已经有一个病区关闭休整。

  目前,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已从发热门诊转移到ICU病房。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介绍,为降低病死率和重症率,国家为湖北调集了全国10%的重症医务人员。同时,治疗方法越来越规范,从早期治疗手段不多,到现在逐渐找到一些可能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市六医院医务科副主任贺鹏介绍:“我们采取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配合中医联合诊治,实现1+1>2的效果,提高了患者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 

  截至3月1日,武汉市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1185例,治愈率达42.96%。出院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给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腾出了更多空床位。

  据武汉市卫健委介绍,目前正腾退部分小型定点医院病房,经过消毒处理后,将作为普通病房,收治非新冠肺炎患者。

  专家点评>>>

  做到“床等人” 最大程度阻断传播链条

  “从一床难求到床等人,这个过程确实是一个大的转变,说明我们的防控举措收到实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尹平教授表示。

  他说,首先,通过定点医院等各方筹集床位,特别是建立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让床位短期内得到很大增长,为应收尽收创造了条件。在床位大量扩充的情况下,实现四类人员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重大意义在于把疑似病例、不能明确诊断的发热病例、密切接触者隔离起来,最大程度控制感染源,阻断传播链条;另一方面临床诊断病例,轻症得到及时救治,避免向重症转换,降低整体病死率。

  尹平表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过程中,存量不断消化,疑似病例数不断减少,确诊患者80%来自于疑似病例,相应地每日确诊患者也呈明显下降趋势,新发病例维持在低水平增长。

  在本地医护团队和全国驰援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治愈率不断上升,病死率不断下降。到2月20日,武汉新增治愈病例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

  他说:“康复患者出院越来越多,确诊入院患者越来越少,这样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床位。表明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仍不能麻痹大意,新增确诊病例每天仍然在3位数,下一步重点在临床治疗,下大力气降低病死率,同时,社区防控不能大意,特别要抓好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长江日报记者黄琪 刘睿彻 孙笑天 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