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气质要“风雅兼具”——专访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
图为:刘醒龙激情挥毫:世界爱武汉,我们共精彩。
隔着窗,夏日的清风鸣蝉,更显得书房幽静。
在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的这一方小小天地里,有书,有茶,有文墨。其中,一副自撰俗语对联很是特别——“长角的都不是食肉动物,开花的成不了栋梁之材。”
这句话,他在很多场合都提及过,儿子的毕业典礼上、随笔的散文小集里。刘醒龙说:“我们这代人,最远到达了天涯海角,而当代年轻人的理想比火星还远。去的地方再远,越要记住生养你们的这片土地。”
以《挑担茶叶上北京》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被称为“中国文学双冠王”的他,执笔35年间,代表作还包括《圣天门口》《黄冈秘卷》《蟠虺》等各类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百余篇。
生于湖北黄州,现居武汉,在刘醒龙笔下,有对故乡山川田野的无尽眷恋,也有对武汉大江奔流的别样情感。
一万里,上长江
从《上上长江》,写武汉城市的浩大与壮阔
一万里,上长江。
2016年,刘醒龙干了一件“大事”——分4个阶段,历时12个月,走了40多天,从上海崇明九段沙,由东向西,上溯至唐古拉山脉沱沱河。
每行走一地,回到旅馆,他迅速写下还冒着热气的手记,第二天一早就在《楚天都市报》上与读者见面,这是才情才智与体力精力的双重考验。
2017年,这本被誉为“新长江之歌”的《上上长江》集结出版,在业界引起震动。
从吴淞口,到可可西里;从各地博物馆,到三峡大坝;从浔阳楼和金山寺,到屈子祠和杜甫墓;从文人山野轶事,到失路英雄悲歌……循着6379公里长江的奔流足迹去拜谒,刘醒龙心中的赤子情怀被一点点唤醒。
回顾这场行走之中,沿途的山川风景与地理人文,刘醒龙说:“一段段的江流不一样,一座座的城市也不一样。”“其中,由于地理位置特性,武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浩大与壮阔。”他说,“武汉多一条江,也多一种文化。汉水由北向南汇入长江,造就三镇鼎立的格局。两条大江像人生偶遇一样发生交汇,让武汉既有汉水的清朗,又有长江的奔放,这种‘大江东去’的气质,在中国甚至世界城市之中都少有。”
谈及近年来武汉的变化,刘醒龙也没有离开“江”的话题。他回忆,20多年前初到武汉时,长江二桥正在修建。
“那时我看了一篇的文章,说按照国际惯例,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必须要有20座以上的过江大桥。”他回忆,当年觉得是“天方夜谭”,但转眼之间,两江四岸已经被11座大桥横跨。
“城市表象的变化终究会带来内在的变化。”刘醒龙说,城市的气质要“风雅”兼具,过去武汉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小市民文化。外地人提及武汉,即想到汉正街、吉庆街,如果用“风雅颂”来比较,作为俗众的“风”已经足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汉城市文化有了明显改变,“雅”的一面也正在慢慢强化与展现。
以文字,写时代
率“文艺鄂军”,让基层文学散发光芒热量
《上上长江》中,刘醒龙写江,写城,写史,写今。另外几部长篇代表作《圣天门口》《黄冈密卷》《天行者》与《蟠虺》中,他则以小人物命运,展现大时代浪潮。
自2018年当选新一任湖北省文联主席后,深感肩头责任重大的他,谈及新时期文艺鄂军如何实现新作为,表示要从基层文联切入,激发他们的活跃度与创造力,让这些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文字散发更大的光芒与热量。“从2018年开始,我走访了80多个县市区,与上千名基层文艺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发现各地都非常注意打造传统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做创新展示。”刘醒龙说,“目前来看,较为迫切的是要将地方文艺资源进行符合文艺规律的整合,形成一个合力,拧成一股绳,才更有力度。”
2018年,他去郧西、秭归县拜访当地的“骚坛诗社”。这个诗社隐于大山深处,有600多年历史,像是历史特意珍藏的一条文学正脉。
令刘醒龙动容的是,诗社成员全部是当地农民,他们于农闲时候聚在一起,以这些写于房前屋后的诗词,以及田间地头的吟唱,传达质朴真诚、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精神。
对此,在他看来文学的筋骨也是时代的脊梁。“笔下的许多小人物,放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连一朵浪花都不是。”刘醒龙说,“文学的任务就是记录这些连浪花都不是的普通人,来印证历史与时代的伟大变迁。”
从故土黄州,到江城武汉,近年来刘醒龙笔下有旧人旧事,也有时代新章。作为湖北省博物馆的荣誉馆员,第一次隔着玻璃看千年楚地的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他即被深深吸引住了。随后,一篇围绕此创作的《蟠虺》诞生。
这部作品之中,有知识分子的坚守,有世道人心的挣扎,有欲望良知的争斗,最终呼唤的是“信”与“真”。刘醒龙表示,后期还会有更多与武汉相关的文学作品,来创作与呈现。
以自然,为情结
与生态共生,是社会发展更为长远之道
2019年,刘醒龙新作《刘醒龙文学回忆录》发布。
在这本回顾自己故土、父辈、求学、从文经历的实录之中,第二章的名字叫《唯有故乡才能给我们以未来》,他讲述了自己黄州的家、武汉的家。
儿时田埂边摇曳的芭茅草、漫天的油菜花,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与笔下。定居武汉后,他也曾洋洋洒洒写下《东湖赋》:“或称第一白云黄鹤散淡,第二枕流珞珈遗范,第三群雄中原问鼎,第四屈原行吟泽畔。如此东湖四绝,天堂也无再三。”
对乡野,对自然,刘醒龙有着特别的情结。他说:“城市建设得再大,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公园,这里就是城市与自然的一个连接点。”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进程之中,一些破坏生态的行为,最终也得到了自然的反击与警告。对此,刘醒龙认为,城市与自然并不应是对立的关系。
“任何企业,任何行为,和自然都不能形成一种天敌的关系,企业要做自然的朋友。”刘醒龙说,“在自然规律之下,取自然之需,这才是企业的正道。”
作为在业内率先将“做卓越的绿色企业”写入公司愿景的万科,成立35年来一直在深入思考企业与自然,建筑与生态之间共生的关系。
无论是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的技术探索,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责任践行,还是“园建先行”理念的推行落地,亦是通过自身影响撬动多方力量共建行业绿色生态,万科的绿色足印深深。
在2019年4月至10月期间举行的北京世园会上,万科身影亦有闪现——作为其主导建设与运营的四大核心主场馆之一,一座近万平方米的“植物馆”,囊括从棕榈树林,到蕨类苔藓,近千种、逾2万余株植物,展示的正是自然界中最原始强劲、令人敬畏的“生命力量”。
这种震撼观感,刘醒龙在甘肃平凉一处山坳,仰视一棵生长了3200余年的国槐时也有过。他在《树大山河远》之中这样写道:
“仅就生命力来说,这个世界上,走得最远的不是两条腿的人类,也不是四条腿的动物,更不是长着成百上千条腿和索性一条腿也没有的爬行长虫类,甚至都不是长着轻盈翅膀满天翱翔的飞鸟,而是狂风暴雨、山呼海啸也卷不走的那棵树。”
文字与自然,总能激起人们共通的情感。一撇一捺的文字写就的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而一草一木的自然,则保卫的是人们的永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