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束光——老兵马旭的无悔人生
图为:九月一日,马旭老人在家中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1947年7月的一个夜晚,黑龙江省木兰县。
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含泪将一枚铜板缝进女儿衣服口袋里。
次日,14岁的马旭告别慈母,离开家乡,加入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的浩荡洪流。
一枚铜板,那时只够买两个糖丸,是她人生拥有的第一笔财富。
72年后,作为湖北省军区离休干部的马旭,将夫妻俩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出,支援家乡教育事业。
那枚铜板,沉淀在巨额善款里,沉淀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深沉大爱。
“希望更多人获得知识的力量”——
一生节衣缩食,耄耋之年为公益“一掷千金”
耄耋之年,为公益“一掷千金”。
这样一个人——
住的,却是偏僻乡村的老旧平房。
9月1日下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武汉市黄陂区,沿着一条乡间小道,来到某部队营区附近、马旭和老伴颜学庸的住所。
墙壁斑驳,有的墙面剥落,多处出现裂缝;老式沙发露出了破麻布和棉絮,扶手磨秃了皮;硬板床睡了四五十年,狭小卧室里的木架上,堆放着各种打包的老物件、旧衣服。
这样一个人——
穿的,总是旧军装,春夏秋冬,雷打不动。
眼前这对老夫妻,都身穿空军迷彩服,一看就是多年未换。
马旭自认为最好的鞋,仅值15元。
这样一个人——
吃的用的,简约程度令人咋舌。
堂屋小方桌上,摆着一碗中餐吃剩的绿豆稀饭,两老预备留作晚餐。
稀饭、面条,日常主餐;一部老人手机,两人合用;一辆自行车,骑了十几年。
不可思议的清贫生活,难以想象的艰苦朴素,这对革命伉俪,坚持了一辈子。
千万元捐款,竟是这样节衣缩食,一分一角省出来的!
如果不是那次“误会”,他们的平静生活可能至今不会被打破。
2018年9月13日,马旭和颜学庸来到某银行网点,要求将300万元资金转到木兰县一个账户上。
“这么大一笔钱,老人一定是遇上诈骗吧!”银行工作人员惊呆了。
经过反复沟通交流,甚至叫来民警,才确认:原来,这是马旭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第一笔捐款。她准备一共捐1000万元,余款待定期存款到期再汇出。
消息不胫而走,轰动全国,无数人深深感动。
2019年4月,马旭将余下700万元捐出,兑现了承诺。
这1000万元,包括老两口数十年来的存款,科研成果奖励,论文著作稿酬,以及卖掉武汉一套商品房的钱。
“头一次拿到工资,我把20元钱和母亲留给我的铜板兑换成人民币,一起存进银行。”马旭回忆,那是她的第一笔存款。
那枚铜板,从此永远离开她的视线。
在她入伍后不久,母亲就已去世。那张存折,也存进了她对母亲的眷念。
谈到为何捐资,马旭说,习主席号召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我要回馈当年送我参军的故乡,不为别的,就是希望更多人能获得知识的力量。
“没啥也不能没有强大的祖国”——
空降兵部队第一批女伞兵,保家卫国挚爱天空蓝
“没啥也不能没有强大的祖国!”采访中,马旭三次重复这句话。
童年的记忆,铭刻马旭脑海。
东北沦陷日寇之手,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马旭和弟弟全靠母亲说大鼓书挣钱养活,吃了上顿没下顿,穿的是“更生布”。“棉纺布只供给日本人。一般老百姓只能用回收再利用的‘更生布’制成衣服,皱皱巴巴,穿上几次便到处破洞。”
小时候,马旭常听妈妈说大鼓书。杨家将、木兰从军、岳母刺字等忠贞报国的故事,在她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
入伍后,马旭先后在东北军政大学、第一军医大学等校学医,1961年被分配到武汉军区总医院。听说新组建的空降兵部队急需野战军医,她主动申请奔赴部队。
作为军医,马旭本可踏踏实实负责相对轻松的卫勤保障,她却一到部队就强烈要求随队跳伞。“战士伞降到哪里,军医就应该跟到哪里,这样才能保持战斗力!”这是她的理由。
身高仅1米53,体重不足35公斤。她的申请没被批准,再写血书,也无济于事。
执着的马旭没有放弃。男兵训练时,她就躲在一旁“偷学”。
有一次跳平台训练,她忍不住跑上去想参加实训,却被伞训长一把拉了下来。战士们发出哄堂大笑,有的人还小声说,“马军医这不是瞎胡闹嘛!”
当晚,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憋足了劲要“上天”。
马旭在房里挖了个两米多长、一米多宽、一米多深的大坑,偷偷从伞训场挖沙子垫上,把两张桌子摞起来当平台,每天练习上百次。
刚开始试跳时,她东倒西歪,腿脚摔得肿胀。半年坚持下来,她跳沙坑,像钉子一样稳稳钉在地上。
这时,部队进行考核,马旭再次要求参训。分管伞训的副师长被磨烦了,瞪着眼睛说:“好!但你要比大家都跳得好才行。否则,以后不许再提。”“你说话可要算数!”马旭高兴坏了。
训练场上,马旭登上平台连跳三次,非常标准,谁也挑不出一点毛病。不少本想“看笑话”的官兵,转而使劲鼓掌大喊“跳得好”。
第二年,“新中国空降兵部队第一批女伞兵”,写上了马旭的名字。“像坐轿子一样飘在天空,心旷神怡。”忆及首次跳伞经历,老人笑容如漫天绽放的伞花般灿烂。
武汉长江上空水上跳伞,青海格尔木海拔5000米高原跳伞……140余次,马旭和战友们神兵天降,为践行保家卫国的誓言挥洒汗水。
祖国强大了,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2019年6月底,马旭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木兰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老人热泪盈眶。
她捐建的木兰县文博艺术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文化教育公益活动。
那枚铜板,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到了母亲身边。
“哪怕萤火之光,也要做个有用的人”——
痴迷科研老有所为,奋斗是她的标准军姿
同为军医的颜学庸,与马旭同龄。
对于“裸捐”,颜学庸毫不犹豫支持妻子,“平时没多少花销,工资够用了。”
夫妻俩相濡以沫56载。
为了事业,两人婚后不久即约定,终身不生孩子。
离休后,为继续科学研究,他们放弃组织安排的优越条件,生活在乡村小院。
为了充电,花甲之年的老两口还一同考研。
马旭为补习日语,满屋子都贴满单词小纸条,从早学到晚。
他们,既是无话不说的生活伴侣,更是科研路上的最佳搭档。
没有设施就自费购买,没有器材成品就亲自动手制作。
空降着陆的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战士腰部或踝部骨折。两人反复试验,设计出一种充气护踝,能像袜子一样套在脚上,下降时充气缓冲,降落后把气放掉。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空降兵部队推广使用。
1995年,他们还研制出高原跳伞“供氧背心”,以减轻单兵装备负重,填补了我国空降兵高原跳伞供氧方面的一项空白。
申请了4项国家专利,发表了《空降兵非战斗成员初步分析》等百多篇学术论文和训练教材,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等科研书籍。1997年,空降兵某军政治部曾专门发文,授予两人“科研老兵”称号。
“老了也要追梦,哪怕萤火之光,也要做个有用的人。”马旭这样说。
奋斗,她永远挺立的标准军姿。
千万元捐款,又一缕照亮夜空的萤光。
“有人说她太‘抠’,她是对自己抠,对别人大方;有人说她爱跳伞是想出风头,实际上她是真心热爱部队、热爱国家。”
马旭在部队时的老领导、离休军职干部周良喜,对她的印象是“勤俭”“勇敢”“认真”“朴实”。
“神兵天降的勇冠巾帼,悬壶济世的军中医者,勤学善研的科研老兵,一生节俭成为军中传奇。”省军区武汉第七离职干部休养所所长向绪林,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表达敬意。
最近,马旭收到不少来自木兰县中小学生的来信。
木兰县民主小学学生李佳昕在信中写道,“您的行为无声,却给人无穷的力量。在我的心里,您是一束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王馨 通讯员 朱勇 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