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中关村 扎根李家坝——华科理工男的“慢山果园”梦
图为:付强在果园中查看果树生长情况。
32岁的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付强,两年前从北京中关村辞去数十万元年薪的工作,回到家乡宜昌市点军区,种植高品质水果。
8月11日,点军区土城乡李家坝村高家岭“慢山果园”,牧童蓝莓、巫山脆李等果树随风摇曳。果园老板付强站在高处,静静地看着,内心澎湃,“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身体“报警”萌生去意
2008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付强一直在中关村一家IT企业负责银行IC卡定制推广业务。因为技术过硬,工作出色,他从普通技术人员晋升到项目经理,“那时,基本上每周一在北京开会,然后飞赴全国谈判、推广、见客户,每个月飞行里程都在1万公里左右。”
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拉响了警报,“腰椎出现了问题,最严重时连5分钟都坐不住,双腿发麻!”
2013年一次出差,江浙地区集生态观光、水果采摘、餐饮民宿于一体的农旅结合项目,吸引了付强,也埋下自主创业的种子。
随后几年,他对这类项目持续关注、跟踪调研,认为市场前景广阔,也符合自己的创业心意,创业想法越来越强烈。
扎进山林 开辟果园
2017年,付强从公司离职,回家乡创业。
通过考察,他选中土城乡李家坝村高家岭。这是一片覆盖着茂密松林的山头,海拔420米。当时,因为松线虫的危害,这片垂死的松林就要被全部砍伐。听着阵阵松涛,摸着地面厚厚的腐质土壤,付强一阵欣喜:“没有污染过的土壤,是出产高品质水果的基础,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啊!”
2017年11月20日,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付强从农户手中流转50亩土地。当天,他就带着10多位村民,一头扎进山林,埋头苦干两个月,在荒山僻岭上整理出30亩果园基地。
科技种树 品质优先
2200株武汉牧童蓝莓,1600株巫山脆李,500株红心猕猴桃,3亩昌平草莓……“这些都是从全国挑选的优质品种,符合宜昌纬度、光照、气温和土壤条件。”
谈到科学种果树,付强俨然回到IT男的样子,指着大片巫山脆李树侃侃而谈:“这些李树是2018年初种下的,当时只有筷子长,2019年已冲到2米多高,挂了果,上个月好多游客来采摘。”
为什么长这么快?付强说,每一棵李树除了滴灌、喷灌这些基本的设施保障,栽种时也有讲究:先挖一个1米见方的种植坑,铺20斤有机肥垫底,然后回填15厘米厚的土壤,最后放上树苗培土种植。“这样栽种的好处是让小苗的根向下扎,当树根穿过原始土层接触到有机肥时,正是小苗快速生长的时候,营养充足,自然长得快、挂果早!”
付强说:“2018年底,巫山种苗提供商怕我们的种植技术不过关,影响他们的口碑,派人上门查看。看到我们的种植技术,感叹‘比我们巫山还专业’”。
市场追捧 赢得口碑
为“慢山果园”赢得口碑的,是2018年底的草莓采摘。果园里的草莓是从北京昌平引进的“红颜”“圣诞红”两个品种,开园时本来只想小规模投入市场,根据反馈后再来设计包装、打通渠道。一经推出,不仅受到城市白领的追捧,土城周边老百姓也闻香而来。5个月的草莓采摘季,供不应求。
好产品赢得好口碑。如今,“慢山果园”每推出一个产品,都受到市场追捧,果园年收入早已超过在中关村时的年薪。
“2020年起,果园将进入丰产期,收入会更持续稳定,也会用更多技术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和营销。”眼下,付强正在建设20个房间的民宿,“我想让曾经像我一样的IT男,也到这果园呼吸新鲜空气,体味慢生活的乐趣。”(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汪军)
链接
50多位能人回乡“掘金”
像付强一样,点军区有50多位能人回乡“掘金”,多从事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30岁的张帆,曾在央视工作,2017年回到点军街办牛扎坪村打造高品质农家乐。土城乡花栗树村的黄杰,2017年回乡流转50亩石头山,打造“实景山水花园、户外婚庆基地”,成为网红打卡点。土城乡落步埫村人刘金华,放弃国企“铁饭碗”,回乡建起现代化养殖场、生态循环农业,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吃上旅游饭、奔上致富路。
为吸引能人回乡,点军出台干货十足的“农十条”:对回乡连片新发展基地,种植新型特色农产品示范园20亩及以上、优良新品种100亩及以上、蔬菜标准园50亩以上、无性系大叶良种50亩及以上的,每亩分别奖励1000元、1000元、1000元、2000元。连片新发展四季小水果50亩及以上,且与休闲观光旅游相融合或形成循环农业模式的,每个经营主体奖励5万元。在村设立网店销售农产业10万元及以上的,每个网店奖补1万元。点军区自2017年启动农村路网提档升级工程,新修、升级全区农村道路689.5公里,农村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湖北日报记者张真真、通讯员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