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秭归43项非遗文化活色生香

2019-06-13 17:41:55|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秭归43项非遗文化活色生香

图为:2019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屈原广场举行。

秭归43项非遗文化活色生香

图为:三峡大坝前赛龙舟祭屈原。(本文图片均由视界网 郑家裕 摄)

  6月3日,9500位秭归乡亲齐聚在三峡大坝与高峡平湖之滨的屈原广场,创造了“最多人一起包粽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6月6日,2019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礼拜屈原仪式、传统龙舟赛在秭归县举行。

  6月以来,骚坛诗会、非遗文化传承展示及体验活动、端午“美食嘉年华”等各具屈乡特色的活动轮番上演,秭归将原本散落在民间43项非遗文化一一打捞,让它们重新找到生存土壤和市场空间,不仅“活”了起来,更在端午节期间“火”了一把。

  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本次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是四大活动版块之一,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覆盖的人群最广。南门广场上的“非遗文化传承展示区”共设展台10个,展出九畹丝绵茶、慢工绣艺、山均艾草制品、秭归竹编、峡江木雕、秭归民间书籍等10多种非遗文化作品及产品,游客和当地群众争相追捧。

  “秭归年小端午大”。自古以来,秭归人都要过3个端午节,让长长的思念飘满整个5月。挂艾叶、割菖蒲、包粽子、点雄黄、划龙舟、扎香袋、回娘家……这些古老的风俗在秭归沿袭千年,是“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主要原因。

  “这件作品获得了‘2018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6月4日,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非遗文化展示区”现场,“慢工绣艺”公司的坐垫、抱枕等手工绣品吸引了游客目光。“慢工绣艺”以“三闾刺绣”为基础,绣艺独特而古朴,美观实用。

  “三闾刺绣”兴起于汉代,已有两千多年民间传承,2018年4月由宜昌市政府公布为第六批非遗保护名录。“历史流传的针法多达100多种,至今仍被传承运用的仅剩10余种。”秭归县非遗文化保护中心负责人说,“对于非遗文化,实用是最好的传承,实用是最大的发展。”2019年,秭归多次开办传统刺绣培训班,培训绣娘100多名,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三闾刺绣”重现生机与活力。

  展台另一边,山均艾草有限公司则以艾草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艾条、艾柱、艾绒、足浴包等随身灸类产品。当天,山均公司免费送出端午艾2万斤,清幽的艾香弥漫峡江小城。

  让源自民间的非遗活起来,让源自民间的非遗回到民间,这是秭归非遗保护的最大愿望。截至目前,秭归已入选世界非遗名录1个,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省级非遗名录6个,市级非遗名录14个,县级非遗名录9大项43个。获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13人,市级89人,县级464人。

  创新发掘“舌尖上的屈原”

  如果说继承和保护,能让非遗留住时光,那么结合新市场需求,对非遗进行创新,更让人耳目一新。秭归搜寻《楚辞》中有关食肆记载,创新的将其“活化”,变成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

  走进秭归县城古色古香的“屈原故里美食街”,鲜香刺激着味蕾:三峡竹荪黑鸡汤、坛煎鲊肉、香溪银鱼等秭归“十大招牌菜”散发着浓郁香气,不时有裙裾摇曳的汉服美女擦肩而过,令人仿佛重回千年前的盛楚时光。

  秭归自古讲究“食之有味”,屈原的《楚辞》名篇中,浓墨重彩描写美食盛宴:“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蒸煮煎炸,酸甜苦辣,屈原笔下的美食色香俱全。

  秭归人将对历史的追忆、对家乡的眷恋做成一道道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佳肴:柴火腊三样,铁制吊锅中装满岁月的烟火,腊猪蹄、腊猪肚、腊肉片烹煮一锅,融合出软糯脆滑的独特口感;金橘粉蒸肉,橙皮的清香渗透到粉蒸肉中,色泽鲜艳口感清爽,肉香混合橙香勾起人的馋虫;青滩嗦丢儿,一颗颗小石子在滚烫的铁锅中煎熬出百千滋味,那滋啦啦的爆香声仿佛闯滩汉子的生命之歌

  2018年,“中国美食之乡”花落秭归,400多道民间菜肴被保存,《楚辞》中的美食重回餐桌。“屈原家宴”被评为“中国名宴”,屈乡蒸腊蹄、屈乡江鲢、古法炮羔羊等14道菜被评为“中国名菜”。

  行走夜市街头,萝卜丝儿饺子、秭归芋头梗儿、蒸粑粑、神豆腐等小吃让人流连忘返。秭归,通过味蕾与两千年前的诗人来一场心灵对话,这是在端午屈乡最具诱惑力的一场行走。

  文旅从配角到引领的跨越

  持续多年,秭归通过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已经将屈乡文化传播四海,享誉中外。

  “文化旅游实现从配角到引领的跨越。”秭归县委书记卢辉介绍,通过成立县级平台公司,与多家国内文旅产业优势资本联姻,2018年启动11个文化旅游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51亿元,2019年成立文化旅游招商团,谋划15个文化旅游重点招商项目,赴武汉、江苏、北京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一系列举措让秭归旅游有了质的变化,由老县城屈原祠的一枝独秀,到现在凤凰山、九畹溪、三峡竹海、月亮花谷,多家景区百花争艳,2019年正在推进磨坪高山度假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生态旅游廊道等提档升级。此外,云台荒滑雪场、芝兰谷康养度假区、漫云文创基地等一批后续重点项目已完成规划评审等工作。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秭归A级景区数量在全省县市中领先,连续拿到6张国家级名片——“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美食之乡”,也是“中国最美外景地”。2019年以来秭归游客量及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文化旅游名县的魅力逐渐绽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周华山 向红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