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武汉杜堂村:闲置资源带来乡村“美丽经济”

2018-12-18 13:08:34|来源:新华网|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武汉杜堂村:闲置资源带来乡村“美丽经济”

  村民在向日葵花田进行田间管理(2017年9月28日摄)。 古朴的青石小径,串联起一栋栋古香古色的民宿;鲜花簇拥着窗台,将白墙灰瓦装点得格外温暖……初冬时节,漫步在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新华社发

  古朴的青石小径,串联起一栋栋古香古色的民宿;鲜花簇拥着窗台,将白墙灰瓦装点得格外温暖……初冬时节,漫步在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惬意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由于位置偏僻,土壤贫瘠,杜堂村与不少落后村庄一样,一度农村产业体系脆弱,四处可见荒山荒坡。杜堂村党支部书记葛国兴说,2014年,全村抛荒耕地60%以上,常年居住人口不足30%,房屋闲置率45%。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的只剩老人、妇女、儿童,田地荒废,长满野草。

  在葛国兴记忆里,那些年,大家都往城里奔,农民原本最值得骄傲的自己的土地、宽敞的房屋和优美的山水等资源眼瞅着贬值,甚至成为负担。人口空心化、村庄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社会服务空心化等问题显现。

  近年来,随着湖北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架起了城市资金、人才、技术要素与乡村资源有效对接的桥梁,越来越多资源开始向农村汇集。杜堂村统筹谋划“全域旅游+特色种植”,动员能人回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葛天才成了其中之一。

  “村里没有主导产业,还是难以改变现状,一些村民靠少量土地挣得微薄收入,生活质量也不高。”带着“乡愁”回村的葛天才几番琢磨后,成立了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数亿元,先后流转该村及邻村土地近7000亩,打造了木兰花乡景区。

  荒田荒坡上种上了不同季节开放的鲜花1000亩,山林空隙中建成了150亩鸟语林,植入旅游元素,开发农耕体验、赏花休闲、滨湖亲水、户外拓展、民俗文化、共享农庄、休闲农家乐、婚纱摄影等产业项目……2017年4月开园,当年便实现综合收入9000余万元,带动就业1100余人,其中本村农民就业389人。

  为了让更多村民参与,共享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杜堂村去年还与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合作社,对空闲房屋进行开发。凡有空闲农房的农户,可选择由景区公司集中起来,按每平方米1600元的评估价格入股合作社,再由景区公司对房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改造整修,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向城市市民、创业者招商引进,农户按入股金额的10%保底分红。外来人员租赁房屋,可以休闲养老,可以投资创业;可以一人一家独住,可以多人多家合住;可以阶段性居住,也可以交由景区公司错时安排经营,收入与房屋租赁人分成,实现多方共赢。

  “往年外出打工的话,家里的房子都是闲着的,现在入了合作社,去年一年就有三四万块钱的分红。”长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葛天文2018年没再往外跑,村民的房子入股,被改造成民宿,而他们则住进了景区和村里统一建设的新房,就近在景区打工。“每个月有五六千块钱,更重要的是家人就陪在旁边,心里踏实。”他说。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风景,如今的杜堂村既有传统乡村的古色古香,又有现代景区的风景如画。“原本闲置的土地和农房,通过优先发展观光旅游业,已初步实现了‘农民变员工、农田变花园、农村变景区’的愿景。”葛国兴说,村子现在有了另一个名字“木兰花乡”,这里的“四季花海”成为朋友圈热门打卡景点,曾经偏僻落后的杜堂村,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便游人如织。

  杜堂村之变,亦是湖北“三乡工程”的生动注脚。闲置资源被唤醒,带旺了乡村的人气,也催生了各类新兴业态。村里的大学生葛毅之前在建筑工地做项目管理,家乡景区建起来后,他看到商机,便回村创业,开起了农村电商服务站,帮助村民销售特色农副产品。

  “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沉睡资源全面盘活,乡村环境魅力显现,农民增收成效显著,村级组织活力增强。”在葛毅眼里,这是当前杜堂村面貌的真实写照。

  葛天才掰起手指,给记者算起来:土地流转收入,每年支付村民土地流转租金,全村人均增收938元;景区打工收入,全村389人在家门口长年打工,按平均每人每年4.2万元计算,全村人均增收17828元;不动产增值收入,通过开发空闲农房235栋,其中已有77栋用于共享民俗、农村电商经营等,户均增值12.8万元……(新华社记者侯文坤、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