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千亿产业扛鼎经济大市——宜昌产业发展探索
图为: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钢琴之城……这一个个含金量十足的荣誉,都显示出宜昌独特魅力,犹如此间青山绿水,令人向往,但宜昌的骄傲并不止于此,从2012年至2017年,宜昌以每年实现一个千亿产业的速度,相继实现了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以及文化旅游五大产业突破千亿级,改革开放40周年奠定的坚实基础,如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宜昌速度”。
2018年前三季度,这批千亿产业依然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产值,占宜昌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4%,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产值同比增长20%,高于宜昌市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3.7%,高于宜昌市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宜昌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58%、20.16%。
敢动刀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近两年来,宜昌真刀真枪抓生态、不等不拖谋转型,“关、转、搬”毅然向“化工围江”宣战!
截止到2018年9月,宜昌已关停29家化工企业,计划改造升级的57家企业,有17家企业开工技改项目37个,其他企业正在进行技改项目设计论证或已完成技改项目,正在申请环保安全达标验收。按绝不搞物理空间简单迁移的原则,计划搬迁入园的36家企业已完成搬迁2家、启动搬迁13家。计划转产的7家企业,目前已完成2家。
拿“吃饭产业”开刀,带来的阵痛是明显的,但“清零”背后不是对化工企业一关了之、一搬了之,而是引导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向高精尖、向绿色循环发展。“‘关’是为了转,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宜昌市市长张家胜说。
宜昌相继出台化工企业搬迁入园配套政策、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制定化工企业项目入园指南和负面清单,引导支持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
另外,宜昌市政府安排了3年5个亿的化工产业专项资金、30亿元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金、2000万元磷石膏综合利用专项资金,2018年上半年,宜昌化工产业技改投资项目总投资同比增长60.6%,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1.7%,并制定配套政策,解决企业搬迁后顾之忧。
大盘敲定,好戏连台!
通过循环化改造,兴发集团新建有机硅、草甘膦、烧碱等项目,让所有产品封闭循环,实现“化工无废料”;华阳化工拿到了宜都化工园的“入园证”,投入近千万元实施技术改造,成功研发出紫外线吸收剂的高端产品,订单不断;开元化工精细化工产能搬迁到姚家港化工园,引进中南大学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枝江金润源集团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投入正极材料项目;江宸新能源创新产业链,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
2017年,宜昌化工产值占工业比重由2016年的30.6%下降到19.8%,精细化工占化工产值比重提高到30.2%。预计到2020年,宜昌市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任务基本完成,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产业的比重将提高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