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健康中国,意味几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国家长远发展为基点,以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百姓身边的医疗机构,肩负着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重任。同时,作为国家医疗体系的“神经末梢”,还被赋予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一系列职责。
7年时间,从就诊患者寥寥可数,到年均40万人次的门诊量,从“看病即开药”的校医院,到拥有两家二级医院、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集团,武汉市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辖区居民看病的首选。对此,中心主任谭伟深有感触地表示,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为社区居民量体裁“医”,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实现“病有所医”。
诊疗达标,基层首诊才能“接得住”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调研时指出,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均等化愿望十分迫切。像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没有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流于形式。”
我曾在上海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一家小小的社区医院,年均过百万人次的诊疗量,其用药、诊疗等都是按标准执行,“小病社区处理、疑难重症上转”的机制运转得十分顺利,辖区居民不必为头疼脑热而舍近求远……
当前,许多基层医疗机构“重公卫、轻诊疗”,基层首诊“腰板”不硬,百姓在家门口看不了病,只能涌向大医院。事实上,在基层,诊疗和公共卫生同等重要,只有诊疗跟得上,才能对接社会居民的需求,提供医防融合、综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要想“接得住”,硬件是基础。2014年,我们社区医院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设有妇产科、口腔科、儿科等20多个科室;迷你式急救室,急救床、心电监护、除颤仪等设备设施俱全;康复中心引进先进的肢体训练器械和脑神经刺激设备,体检中心可完成彩超、CT、心电图等全套体检,层流手术室可进行阑尾切除、胃肠镜等小手术。今年,医院还添置了移动体检车,直接开到社区,居民不用跑路就能享受基本体检。
人才是资源。我记得,2011年医院招聘53名医务人员,结果走了39人。后来,通过建立现代医院的管理体系,不仅有效遏制了人才外流,还招聘医护人员456名。其中,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名,主任医师、教授6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3名,医学博士、硕士64名,我们还能引进三甲医院学科带头人。
渠道是关键。既是分级诊疗,层级之间是否畅通至关重要。有些社区医生,常说“我这儿看不了,去大医院吧”,至于病人去哪儿、找谁,却事不关己。这几年,我们医院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畅通双向转诊、会诊、专家预约门诊通道,还借助远程会诊帮助患者找到大医生。
质量第一,家庭医生才能“真签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也是一条重要国际经验。这里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个突破口。
前不久,武汉市“电视问政”曝光了家庭医生签约弄虚作假、居民“被签约”的现象。不少社区只顾完成签约指标,不监督签约质量和签约后的服务,造成“被签约”居民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医生是谁,更谈不上得到有效的服务。
早年,我发现我们中心的签约率也存在“水分”。不少签约居民早就搬离辖区,或电话号码已成空号,健康档案根本是“死档案”,毫无意义。当时号称“5000多人签约”,此后被推倒重来。
我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我们要做的,是真实的、高质量的签约服务,走“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只能糊弄一时,糊弄不了一辈子。
现在,我们更看重家庭医生签约的“质”,而不是“量”。针对不同的签约人群,中心推出不同的“项目包”,进行个性化签约服务。组建22个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药师等组成,“网格化”服务辖区的所有社区,每个楼栋都挂有“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公示牌”,家庭医生和责任护士是谁,电话号码是多少,提供哪些医院服务,居民一清二楚。
2018年上半年,中心专门成立质控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治疗、随访、慢病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督。以月度为单位,各团队负责人对本团队的业务进行质量自查并上报后,质控科依照核查方案,对团队自查结果以10%的比例进行抽样核查。
如今,辖区居民达14万多人,签约覆盖率超30%,慢性病、残疾人、孕妇以及0岁-6岁儿童、精神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0%。我敢说,这个数字是经得住检验的。
体系保障,医养结合才能“除痛点”
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基层全科医生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基层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要坚持医养结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使老年人更健康快乐。”
长久以来,我国基本处于“医养分离”状态。按照未来老龄化趋势,医养融合的养老新模式非常紧迫。而社区将是解决医养结合的重要依托,做好社区医养结合保障体系,更便于将老年化问题的关口前移。
我们新建的武汉德康老年病医院落户在洪山区社会福利院。2018年2月,福利院入住80多位老人,每天差不多有4位老人需要进医院。福利院非常支持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一期1000张床位,给了我们200张。
医院共8层,除了门诊、体检等楼层外,其余5层楼都是住院部。我们配备了140余名医护人员,给每层楼定“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要求每天巡视、查房不少于3次。试营业期间,3位高龄老人接连突发急重症,一位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一位心衰,一位心梗。尽管这是大病,但因我们发现及时,老人们被直接送进大医院的导管室、ICU,最后都安然无恙。
楼上养老,楼下看病,我们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共同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保健、生活照护、精神文化等全方位服务。
8月底,医院面向社会开业,周边十几个社区将彻底告别“方圆几公里无医疗机构”的困窘。连日来,我一直在走访这些社区,摸清居家养老的医疗诉求,与家庭、社区建立起良好沟通协调机制。
未来养老模式要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今后,我们还要提高医护团队服务能力,建立以疾病预防为导向的保健责任制度,解除社区老人后顾之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秦添龙 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