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山脚平地一排黑色大棚里,一个个精灵般的羊肚菌破土而出。
春寒料峭。恩施市太阳河乡金峰山村,山脚几块平地一排排黑色大棚里,用蒸熟的小麦制作的营养袋之间,一个个精灵般的羊肚菌破土而出。
3月5日,这些羊肚菌的主人周继林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十几天前起,40多个羊肚菌大棚开始陆续出菇。他说,再过上十天,出土的羊肚菌长大,密密麻麻,场面会非常壮观。
1979年出生的周继林,早年在广州、恩施等地打工,做过泥瓦匠、搬运工、包工头,有了一定积蓄。2017年秋天,村中一位长辈过世,他回村送行,突然有些感慨:他眼中曾经的青壮年,如今都变老了;会种田的人少了,一些田地荒芜。
回村把这些田种起来!但是,发展什么好呢?
养小龙虾。思来想去,周继林将目标锁定在近些年来红火的稻虾种养上。他为此跑到潜江学习小龙虾养殖技术,回来后在稻田里试养了几亩。
试养还算成功,但囿于山区成片的平地少等因素,要大规模发展,还是有些难度。
秋天引种试养小龙虾后,得等到次年五六月份小龙虾才上市。他又思考,中间这几个月的时间差,怎么利用好呢?
碰巧,在外省农科单位工作的几位朋友回到本地,大家建议他发展羊肚菌,并介绍他到设在建始的菌种生产基地学习种植技术。
2017年秋天,周继林试种了一亩羊肚菌。2018年2月,出菇时节遭遇冰雪天气,所出的菇冻死了,试种虽以失败告终,但不管怎样,总算出菇了,他还是看到了希望。“下定决心种植羊肚菌之前,我还做过一些市场调查,去了很多大超市,并到高端餐饮酒店试吃。”周继林说,有一次,他一行3人,试吃了一餐以羊肚菌为主菜的包餐,也就是以羊肚菌为主菜,其他菜品由餐馆安排,每人收费200元。
试吃几次后,周继林感受到“这东西好吃,但价格不便宜”。
2018年5月,流转平整土地、搭建大棚,秋收之后,40多个大棚共约20亩羊肚菌全部种植到位,2019年2月下旬起,开始出菇。“羊肚菌特别‘娇气’,对环境要求高,土壤酸碱度要合适,不能打药,不能施肥。不算前期大棚建设费用,每亩地一年的菌种和人工投入起码要8000元。风险随时在,比如温度高了,可能将棚里出的羊肚菌蒸熟。尽量卖鲜货,烘干技术难掌握……”提起种植体会,周继林滔滔不绝。他介绍,鲜货上门采摘,每斤100元,电商冷链销售,价格要略高一些,目前已零星卖出一些鲜货。
周继林希望有个好收成,带着更多的乡亲一起种羊肚菌。
金峰山村党支部书记彭术鹏告诉记者,多年来,该村以茶叶和油茶等传统产业为主导。周继林种植羊肚菌,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他说,村里欢迎周继林这样的在外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协助做好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等工作。“大家悉心呵护,要将羊肚菌培育成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寿江 通讯员王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