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英语老师也关心“成长的烦恼”

长江日报2018-07-19 10:04:52

  原标题:英语老师也关心“成长的烦恼” 杜芬成我市唯一入选“教育部奖励计划”教师

英语老师也关心“成长的烦恼” 

杜芬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2018年6月,黄陂区祁家湾寄宿小学英语教师杜芬入选教育部首届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是武汉市唯一一个入选该计划的教师,这让“习惯了在乡村学校默默付出,自认为很平凡、很普通”的她感到十分意外。

  杜芬于2002年毕业后便投身教育工作,当时她才刚满18岁。提起当初的选择,她说这是从小就埋在心中的梦想。“我也是祁家湾寄宿小学的毕业生,老师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让我很温暖。正如歌里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回家乡当一名教师,为乡村教育作贡献”。

  游戏课堂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祁家湾寄宿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今年34岁的杜芬是一股难得的青春力量,为学校带来了热情和朝气。老师们说,几乎每天都能在学校听到从她的课堂中传出的欢笑声。

  在杜芬的课堂上,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她会根据课时内容,穿插一些互动性强的英语游戏,唱英文歌、玩游戏、看电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教学方式,却让她的学生们爱上了英语,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英语是一个很陌生的科目,他们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老师仅仅只讲课本里的知识,学起来容易觉得枯燥。”为此,杜芬在备课时会找大量的教学资源,让英语课变成游戏课、文化课、历史课,讲到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她会告诉孩子们美国的历史文化,讲到《我的英雄》这一课,她会介绍古今中外的英雄故事。

  为了吸收最前沿的教学方法,杜芬热衷于参加科研教学活动。祁家湾地处黄陂最西边,而研讨会大多在市中心举办。她每次都要5点多出门,辗转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只为和同行们交流,为孩子们带回新知识、新信息,将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农村。

  “我希望自己做学生的眼睛。”杜芬说,农村的孩子们家庭条件有限,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带着他们看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份好奇和求知欲对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会驱动着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奋进。”

  倾听留守儿童心里话

  作为黄陂区最大的寄宿制小学,全校600多个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孩子都是住校的留守儿童。对杜芬来说,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是比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学校里的孩子们大多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有了烦恼也没有可靠的倾诉对象。而年轻又亲切的杜芬,就成了他们最喜欢的“知心姐姐”。杜芬在学校设置了心理辅导室,经常邀请孩子们来聊聊天,听听他们“成长的烦恼”。哪个学生遇到家庭变故,哪个学生心理有波动,她往往是全校第一个知道的人。

  “留守儿童内心敏感,情感细腻,要守护好他们不容易。”她回忆,曾有一个小姑娘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关爱和关注,这个原本优秀的孩子变得十分内向和不自信,成绩下滑得很快。为了帮助她树立自信心,杜芬便邀请她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国旗下的讲话,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表扬她,在杜芬的帮助下,这个小姑娘变得越来越开朗,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杜老师特别好,就像我们的姐姐一样,让我们感到很温暖。”祁家湾寄宿小学六(1)班学生吕萌萌说,哪个学生吃饭胃口不好,或者感冒着凉,杜老师都会第一时间发现。“有时候住在学校里会觉得孤单,但杜老师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有她在,我们心里就觉得踏实。”

  “吃也清淡,穿也素雅,心怀淡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谈起对自己职业的理解,杜芬显得很淡然。“有人觉得苦守乡村讲台是寂寞的,但在我看来,守护好乡间的这一朵朵小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长江日报记者 陈晓彤 通讯员 蔡育平)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