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湖北日报2018-07-18 12:53:21

  原标题:这个夏天,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湖北日报讯 (实习生尹远、王滟雨、通讯员张明)先登古城墙,再瞰丹江口……7月13日,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和信阳师范学院等8所高校的60多名师生,踏上了第二届湖北省高校地理联合实习活动的旅程。

  本次活动为期10天,等待师生们的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野外探险!

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实习师生出发

  古城墙上,老师开讲土壤学

  13号下午,师生们到达襄阳,天空飘起蒙蒙细雨。站在城墙上,湖北文理学院教师杨剑感慨地向同学们介绍:“襄阳这座古城墙,距今少说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襄阳古城墙

  湖北大学的杨兰芳教授以古城墙用土烧制的墙砖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特性,并详细讲述土壤的可塑性、黏结性和黏着性。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红青适时将讨论进一步延伸到土壤的成因与来源。

  将课堂搬到实景,将理论融入实践,学生们很有感触。大学生邱添说:“今天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看一个东西会有不同的心得,但首先要善于思考和联想。”

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讲解现场

  “让学生学会识别真相”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辨明是非、识别真相。”7月13日晚,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地大教授李长安在作学术报告时讲到,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而被人们所接受的。

  他着重强调了要将地理学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提倡地理回归,坚守本心,将地理学升华为一门实实在在造福人类的科学。而此次实习的目的,也正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地理科学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李长安教授作学术报告

  问水哪得清如许

  14号上午,师生们经过4小时跋涉,抵达丹江口水库大坝。

  开闸放水的隆隆水声中,李长安教授动情地向学生们讲解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选址的地质条件、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及丹江口人民的无私奉献。

  当晚,大学生梁馨在实习笔记中写道:“我深刻地体会到地学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要举一反三,对一个工程或现象,从自然和人文等多维度去考量。”

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丹江口水库开闸放水

  和丹霞地貌来次“亲密接触”

  来到丹江口市石鼓镇太极峡风景区,这里的丹霞地貌深深吸引着师生们的目光。

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夏日里,太极峡一片苍翠

  李长安教授介绍,太极峡属于丹霞地貌,广东丹霞山最为典型。丹霞地貌壁陡、地干、坡缓,周围有红色沙砾岩,由流水侵蚀形成,但不是流水地貌。

  学生们边听讲授边观察。一些学生用手感受着泥土的温度、温度,有的直接捧起了一把泥土,他们感叹,课堂里书本上的知识点,在这里真真切切地望得见、摸得着。

让我们随60余名高校师生野外求"知"!

实习师生在观察丹霞地貌

  “这一路‘干货满满’。”大学生张碧野在实习笔记中写道:将书本知识与自己野外观察内容结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努力去做了,就可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