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5月13日,2023年“中国助残日”前夕,无法正常上学的小慧(化名)正神情专注地诵读《少年中国说》,声音略显稚嫩,但吐字清晰,抑扬顿挫。
看到这一幕,小慧母亲鲁秋蓉眼眶湿润,而陪伴一旁的“送教”老师则满脸欣慰。识字、朗诵……这些对同龄孩子来说简简单单的事情,在小慧这里,却来之不易。小慧今年12岁,家住黄冈武穴市刊江办事处竹木桥社区,由于身患先天性重症肌无力,无法正常坐立,手部肌肉也在不断萎缩,无法像普通孩子一样正常上学。
2021年开始,武穴市特殊教育学校针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到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遵循家庭自愿的原则,“送教”上门。小慧是“送教”对象之一。
近两年来,由特校教师、医生、心理咨询师组成的“送教”团队多次上门,为小慧提供文化教育、心理辅导、健康训练,同时对她的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家长家庭教育方法。
据了解,武穴市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在校生265人,“送教”上门学生158人。为确保“送教”质量和效果,除了全校近四十名教师全员参与之外,学校还积极对接,联合社会资源,共襄义举。
该校校长刘友强介绍,与普通学生相比,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更需要耐心和细心。除了基本的文化教育之外,更关键的是要从孩子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将康复训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适应需要整合在一起。开展“送教”工作,就是为了实现“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正常生活,享受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
在2023年“中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刘友强呼吁全社会更多的人来关注、关爱特殊儿童的成长。(文 卢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