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石家河进一步破译 “早期中国”密码
来源:湖北日报  |  2022-06-28 09:43:17

  原标题:实验室建在史前古城发掘现场 石家河进一步破译 “早期中国”密码

  湖北省已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立足国家重点建设区定位,按照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原则,努力打造全国前列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样板段、长江文化展示阐释核心区、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芒种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兵分多路,实地踏访湖北省长江沿线重要文化遗址、遗存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今起,湖北日报推出“长江文明·荆楚印迹”专栏,与读者一起触摸荆楚大地的独特创造,领略长江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自1954年发现至今,近70年间,天门石家河遗址经历了十多轮考古发掘。日前,湖北石家河遗址勘探与发掘项目再次启动,进一步揭示该遗址核心区——谭家岭古城的秘密。

  6月14日,记者在谭家岭古城田野发掘现场看到,在现场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晓杨的指导下,前来实习的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董珺成,正用刮铲轻轻刮掉1989年考古发掘结束回填时留下的草木灰印迹,将新揭露出的建筑柱洞等遗迹进行画线、标记。

  李晓杨介绍,1989年的考古发掘,初步发现厚达1.1米的墙体和残存面积达144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因当时只发掘了西墙,该发现存疑。目前李晓杨和队员将当年的发掘区向外延展,在800平方米范围内进行发掘,以确认谭家岭古城是否存在高等级建筑,并进一步揭示古城的结构、布局等情况。

  当天气温超过35℃,现场虽有大马力风扇一直吹,考古工作者仍汗流浃背。李晓杨说,“当代田野考古,既需像考古前辈一样下苦功夫,也需借助科技手段,进行多学科合作。”

  在距离发掘现场约10米处,谭家岭发掘区科技考古实验室已具雏形,系湖北省首个建在发掘现场的科技考古工作站。该实验室面积约500平方米,采用垫土、压实,再挖槽、立柱方式修筑,不会对遗址区产生破坏。

  “之前实验室科技考古常滞后于田野发掘,该工作站建成后,从发掘现场提取的土样、遗物、遗迹等,可便捷地进入实验室进行科技考古样品前期处理、检测、研究。”李晓杨说,人骨、动物骨骼、丝织品、漆木器、陶器上的淀粉粒等脆弱样品和有机质样品,有望没有损耗、不受污染地进入实验室,有助于保留信息的原真性、完整性,快速出炉的检测结果对仍在开展的发掘工作也有指导意义。

  除常规的文物修复器材外,工作站将利用便携显微镜、X-R棱谱仪器、红外照相机、三维建模系统等,开展信息采集,并上传至湖北田野考古数字化管理平台,完整保留遗址信息。

  据了解,谭家岭古城与石家河遗址另两处遗址点,此前曾出土玉器共计近500件,包括人头像、龙、凤、鹰、虎、蝉等造型,其中,有“中华第一凤”之称的玉团凤,被认为是凤文化重要源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称,这些玉器数量多、造型精美、寓意深远,可以看出石家河文化与同时期的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多有交流,是文化上“早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家河遗址2020年列入国家重大课题“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方勤表示,此次借助科技考古手段对其进行深入发掘、研究,多维度揭示“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对研究中华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湖北日报记者王晶、海冰)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